万绿丛中一点红——作文的中心与详略得当训练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07 |
万绿丛中一点红
——作文的中心与详略得当训练
教学目标:详略得当是中学生写作文颇感头疼的问题,我们训练的目标是在谋篇布局、安排材料时,要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通盘考虑、精心设计,确定哪些内容该详写,哪些内容该略写.
训练方法:因为详略问题是困扰中学生的老大难,所以训练将特别细致地分清哪些该详,哪些该略.
一、导入新课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二、详略得当的原则
由读导写 以本册课本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为例
师:本册书第三单元介绍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
生:有端午节的赛龙舟、运河边父老乡亲红红火火过大年、浙江绍兴农村的社戏、中秋赏月。(学生回答可详可略,详则为下文写场面作铺垫)
师:《社戏》一文有没有详细介绍社戏表演的艺术特点,演员的唱腔、动作、服装,剧目等内容。
学生回答,明确,体味全文,“我”所怀念的是平桥村的孩子、老人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的美德;清新的江南水乡风景,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端午日》主要表现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民族精神,详写了龙舟竞赛。
总结详略原则: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出中心的,就是重点材料,就应该详写,其余的便是次要材料,该略写。
三、例文借鉴
记一次乒乓球赛
我和姐姐在一个学校读书,课余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有名的小球迷。上星期体育老师宣布:国庆节前要举行一次全校乒乓球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日子过得真快,乒乓球赛开始了。在预赛中,我和姐姐都战胜了对方。最后决赛的一场,恰恰是我和姐姐争夺冠军。
决赛那天,礼堂正中放着一张绿色的球台,周围坐满了人。窗户外边也挤满了黑脑袋,大家都在不住的议论。有的说:“姐姐的把握大一些。”有的说:“不一定,妹妹打的才棒呢。”体育老师在场内忙碌着,来参观的老师也帮着维持秩序。我看到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突突地跳得厉害。
体育老师叫我们进场,全场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更加发慌了。试球的时候,我只看见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只知道网子那边是姐姐,至于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紧张,我都没有注意。才试了几个球,我的手心里全是汗水。
决赛正式开始了。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第三局先由我发球。我发一个正手球,发一个反手球,接着连发两个长球,又发一个短球,总之不叫姐姐摸着我的规律。碰上姐姐打了稍高的球,我就用力扣杀。姐姐也毫不示弱,连连攻我的反手,还打出旋转球来使我接不准。两个人不分上下,比分紧紧咬住,5平,6平,7平……还好,是我领先了一分,交换了场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鼓掌,有的还喊:“小球迷,加油啊!”
最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我每一板都打得很小心,也不放弃攻球的机会。有时姐姐打过来的球又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20比19领先一个球的时候,姐姐大概是急着要追成20平,猛然抽了一板。我正担心对付不了,球却弹着网子,出界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决赛结束了。
师生活动 思考: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中心是竞赛的紧张、精彩。作者在记叙预赛、决赛时,是否平均用墨;写决赛是不是一一铺陈,局局铺叙。
讨论后明确
(1)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的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但由于作者善于剪裁、布局,该密时细笔描绘,该疏时粗线勾勒,文章写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精彩纷呈,扣人心弦。一是略写预赛、详写决赛;二是写决赛也不一一铺陈,局局铺叙,前两局粗做介绍,第三局细密描述;三是,第三局也不每球必写,前20个球是概写,最后一个球是细描。如果本文不是如此处理疏密详略,而是平均使用笔墨,预赛、决赛、每一局、每一球都写到,那就势必长而单调,多而无味,不成其文,更不用说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了。
(2)一般记叙文在记叙的过程中,可这样安排详写和略写。
首先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是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体现中心思想,需要详写。
四 课堂练笔
以《校运会——我们的节日》为题。
训练设想:“我们”突出全员参与性,“节日”要突出欢乐、祥和的主题。可与《记一次运动会》作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详写、略写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如:同是开幕式的材料,放在哪篇文章中可以详写,哪篇文章只能一笔带过?赛前的训练,哪篇文章中可以详写,哪篇文章只能略写或只字不提?
五 详写示例
六 布置作文 马路见闻
要求:1、也可以写“小区见闻”、“农村见闻”、“校园见闻”等等;2、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记叙所见所闻,内容具体;3、不少于600字。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