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综合写作指导 >>
枝繁叶茂,方能摇曳生姿——浅谈如何使作文丰满生动
作者:wanyalian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8-12


作者EMAIL:wanyalian1992@163.com

枝繁叶茂,方能摇曳生姿
——浅谈如何使作文丰满生动
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万亚莲       
    内容摘要:我们中学生作文时如能做到选材真实,描写细致,情感浓郁,结构巧妙,意蕴深远,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具体可感,生动传神。
    关键词:真实  细致  浓郁  精巧  深远
    一棵树如果只有树干不见枝叶,就会给人以干枯、单调、乏味的感觉。同样,一篇作文如果内容空洞,题材虚假,感情做作,也会给人以干瘪、生涩、呆板的感觉。当前,不少中学生的作文就因为空洞无物,虚假粗糙,因而苍白无力,无法动人。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具体可感,生动多姿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取材要真实。
    一篇文章外在的表现形式再完美,假如材料虚假,是无法打动人心的。那么,选取什么样的题材,才能触动读者的心弦呢?我觉得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事来写,切身体验比较深,比较有话说。不少同学写到作文就喜欢编故事、编材料来凑字数,或机械模仿优秀作文,或将优作上的文章拼凑起来“造”成一篇新的作文。比如,让他们写老师,他们就千篇一律写老师如何对工作认真负责,如何尽心尽力帮学生补习功课,如何关心学生的生活等,似乎除此以外就没可写之处,似乎所有的老师都只有一副面孔,一种性格,这显然都是臆造出来的虚假材料。写到父母,他们更是编造得离奇,为了达到感人的目的,他们居然胡编出父母离异,无人过问自己,甚至编造出父母患重症或去世这样极其过分的事情来。阅卷老师看过一篇倒还颇为动容,洒一掬同情之泪,可越看越多,才大叫上当,白白浪费了感情。由于缺乏生活体验,因而这类作文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空洞无物,就是题材雷同,即使编造得再美,也没有生活气息,没有真情实感,不能唤起读者的共鸣。
    选取真实的材料的确那么难以做到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天地自然、日常生活中蕴含着无数可描可写的事物,世间万物,处处变化运行着可歌可泣的现象。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让我们有所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入文。一个甜甜的微笑,一缕刺眼的白发,一个理解的眼神,一滴同情的泪水,都可以牵动你的情思,激发你的写作欲望。不要以为这些微不足道,有时候恰恰“于细微之处,方能见精神”。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写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提出的却是知识分子必须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重大问题。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通过对父亲很平常的“背影”的叙写,把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就应该汲取生活中的朵朵浪花,来展现人世间的冷暖和风情。生活是我们作文的源泉。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如泉源,作文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停。”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让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有自己独到的感受和思考。
    当然,我们所说的“取材要真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入文”,并非让你完全翻版生活,不加取舍地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搬到作文中,认为这样的作文题材就是真的,那可就错了。这是对题材真实性的一种曲解,只将生活真实搬到作文中,不融入自己的情感,没有自己的再创造,这样的作文虽来源于生活,却没有“高于生活”,所以并不符合“艺术的真实”,不符合生活的逻辑,这种真实反而给人以失真之感。相反那些源于生活体验的材料,即使某些细节是虚构的,只要符合生活逻辑,符合“艺术的真实”,反而给人以具体真实之感。所以我们要真真切切地选取真实可感的材料,这样的作文才有生命!
    二、描写要细致。
    凡是典范之作几乎没有一篇缺失生动传神、光彩耀眼的描写。描写会让作文充实丰满,具体可感。
    描写有好几种,根据描写的对象,可以将描写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1、人物描写又可以分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巧妙进行人物描写,人物的形象就会丰满传神。
(1)、生动的外貌描写可以“以形传神”,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身份境遇等。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大家一定都有印象。“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段细致入微的外貌描写把祥林嫂精神上的麻木活画了出来。
(2)、“言为心声”,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可以窥视人物的心灵,这是任何旁白都无可比拟的。《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场王熙凤的一句放诞的“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只这一句就定格了王熙凤尊贵的身份和泼辣的性格。
(3)、传神的神态描写能展现人物的神韵。鲁迅在《故乡》中对孔乙己的神态描写堪称经典。当别人问孔乙己“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读书做官是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可他却一生未能“进学”,这成了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别人毫不留情地直戳他这块精神上的伤疤,深深击中了他的要害,可见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
(4)、人物的动作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主要手段之一。还是来看《孔乙己》一文吧: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排”这个动作表明他很规矩,分文不少酒钱,同时又想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以遮掩自己被嘲笑的窘态。只一个“排”的动作就把他的虚荣、诚实、迂腐的性格都展现了出来。
(5)、心理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感受、体验和内心活动。真切的心理描写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鲁迅在《社戏》里写迅哥儿急切盼望去看社戏,一时又不能如愿,因而十分沮丧的那段心理描写十分逼真。“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心理描写中透露出无可奈何的沮丧,同时又为下文写去看社戏蓄势。
2、景物描写是指对人物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不管是自然景物还是社会环境描写,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或借以交代背景,或渲染气氛,或衬托人物的性格,或推动情节的发展,总之,都应该为表现主题服务。我们不能为写景而写景,如果那样做,就失去了写景的意义了。鲁迅的《故乡》开头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里对故乡萧条景像的描写和“我”悲凉的心境相融合,开篇就为全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感情基调。
3、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描写出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成功的场面描写,能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当然,场面描写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写群像,又要突出个别典型。
下面是优秀作文《放风筝》里的一个片段:
风筝比赛开始了,五颜六色的风筝争先恐后地飞上瓦蓝的天空。嘿!风筝的式样可真多,有“马褂”、“单脚燕”、“蜻蜓”、“金鱼”、“蝴蝶”、“孙悟空”……它们在空中各显神通,使人目不暇接。你瞧那翩翩起舞的“红蝴蝶”多艳丽,它好像在骄傲地说:“蝴蝶中间我是王,我的美丽谁也比不上。”你看那猴王“孙悟空”多神气,手举金箍棒,两眼烁烁放金光,扶摇直上。
这段描写既总体概括了各种风筝,又对“红蝴蝶”、“孙悟空”两种风筝进行了具体描写,描绘了放风筝比赛的热闹景象,做到了点面结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细小环节进行细致具体的描绘或是对细微事件作描写。我们经常说“一滴水里可以看世界”、“细节决定成败”可见细节描写的重要性,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撩开人物心灵的面纱,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对清国留学生精心摆弄辫子的细节描写十分传神:
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里的细节描写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缺乏民族自尊,不思进取的丑态。
《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的细节描写揭示了他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走狗形象,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可见,适当的细节描写对于对于表情达意的重要性。
三、表情要浓郁。
作文要善于表达情感,要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体验。我们在记叙、描写或议论时应融入自己的情感。俗话说“以我色观万物,万物皆着我色。”“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文章总是会打上作者情感的烙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的开头有这样的叙述: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看到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来。
短短两句叙述,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全文都笼罩在这种淡淡的哀愁之中。
当然,水到渠成地直抒胸臆更能集中而浓烈地表露情感。如《背影》中“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对父亲依依惜别,舍不得父亲离去,浓浓的父子深情浸透纸背。再如,我班一个同学因误解外婆多日,而外婆又去世了,无法表达歉意,他追悔莫及,所以在作文中他这样写:
外婆呀,你真的好傻!直到你离我而去,我才明白:你是怕我沉迷在成功的喜悦里,不思进取,才对我那么严厉的。你为什么不肯告诉我呢,外婆?我好糊涂啊,居然对你那么不敬!我好糊涂啊,居然不能明白你的一片苦心!……
对外婆的思念,对误解外婆良苦用心的悔恨之情浓郁而强烈,催人泪下。
作文就是为表情达意的,如果我们果真用饱含感情的笔触去抒写生活,抒写人生,抒写万物,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做到“写山,情满于山;写水,情溢于水”。当然情感的表达应自然,不能做作,还应建立在题材真实的基础之上,如果题材虚假,任何情感的表达,都会显得矫揉造作,给人以无病呻吟之感。
四、谋篇要精巧。
结构是作文外在的形式,外在的形式如果安排得巧秒,作文就能熠熠生辉。“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动人的情节安排,会让作文波澜起伏,摇曳生辉。不少学生作文不注重结构安排,老是“三段论”(开头——中间——结尾),结构毫无新意;还有些同学总是平铺直叙,前没有伏笔,后没有照应,不去设置悬念,也不去制造矛盾冲突,所以读来平淡如水,激不起一丝涟漪。这样的文章怎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呢?善于作文的人,总是精心设计作文的结构。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经典之作《我的叔叔于勒》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于勒命运的戏剧性转变使文章的气势急转而下,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无遗。澳大利亚作家泰格勒的《窗》的结尾安排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到此戛然而止,两位病人的美丑善恶不辨而明,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见精巧的结构会让文章发出夺目的光芒!
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作文的结构,或设悬念,或埋伏笔,或置巧合,努力使自己的文章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五、意蕴要深远。
好的文章,往往言近而旨远,耐人寻味。在作文取材真切、内容充实、情节曲折的基础上,还应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即在前文叙写的基础上,再深发开去,或展开联想,引人遐思;或得出启示,给人启迪;或悟出哲理,发人深省。从而深化主题,升华情感。前不久,学校征集题为“我看北京残奥会”的优秀学生作文,我班一位同学在写了一名田径残疾运动员奋勇夺冠后,感慨万千,发出了“祝愿您永远跑在世界的前面!”的赞叹。多精彩的句子啊!一语双关,含义深远。我们在作文中就是要善于写出这样精彩的话语。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发的感慨应出乎自然,不可人为拔高主题,否则,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总之,若能做到以上几点,写出来的作文就能枝叶婆娑,摇曳生辉了。当然,要使作文鲜活脱俗,亮丽出彩,还需在拟题、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下功夫。篇幅所限,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参考书目:1、《语文教学通讯》2007.9B
          2、《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总321期
          3、《中学语文园地》2006.9
作者Email:wanyalian1992@163.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新华作文口诀
议论文的结构与议论文写作技巧
怎样写幻想作文?
作文升格技巧大全
怎样写好作文
作文精彩开头30例
作文得高分的秘密
记叙文常用的开头技巧
满分作文是怎样炼出来的
让作文变亮的技巧
作文的构思法
好题如好茶——浅谈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凤头豹尾酿佳作
作文指导文章合集含2005中考满分作文(105页)
让“凤头”引领读者的兴趣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怎样写好高中的读后感
满分作文16种必备素材
怎样写日记
作文指导:一般文章常用的开头
记叙文常用的开头
万能作文开头30篇
考场作文包装技巧
走出小我,写大气作文
语文冲刺:考场作文开篇二十招
提升作文“亮丽”的法宝
初中生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
善用佳句出美文
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快速审题十五法
初中材料作文立意技巧例谈
作文歌诀
作文语言表达的秘密通道
写作文时不可缺少的唤醒
获取作文材料的三种方法
五种满分作文拟题形式
应试作文的临场技巧
作文翻创新意的方法指导(有例文)
考场作文写作技巧(1-4)
写作指导:怎样开头、怎样选择论据、怎样论证、怎样结尾
春云初展即倾人──浅谈作文开头设计
例谈话题作文开头写法
作文素材运用的两个基本技巧
文思敏捷 笔下生花--作文训练的方法
中小学生作文里的程式化是怎么表现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