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刘亮程《我改变的事物》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刘亮程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2-24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我改变的事物
刘亮程
我年轻力盛的那些年,常常扛一把铁锨,像个无事的人,在村外的野地上闲转。我不喜欢在路上溜达, 那个时候每条路都有一个明确去处,而我是个毫无目的的人,不希望路把我带到我不情愿的地方。我喜欢一个人在荒野上转悠,看哪不顺眼了,就挖两锨。那片荒野不是谁的,许多草还没有名字,胡乱地长着,我也胡乱地生活着,找不到值得一干的大事。在我年轻力盛的时候,那些很重很累人的活都躲得远远的, 不跟我交手,等我老了没力气时又一件接一件来到生活中,欺负一个老掉的人。这也许就是命运。
有时,我会花一晌午工夫,把一个跟我毫无关系的土包铲平,或在一片平地上无辜地挖一个大坑。我只是不想让一把好锨在我肩上白白生锈。一个在岁月中虚度的人,再搭上一把锨、一幢好房子,甚至几头壮牲口,让它们陪你虚晃荡一世,那才叫不道德呢。当然,在我使唤坏好几把铁锨后,也会想到村里老掉的一些人,没见他们干出啥大事便把自己使唤成这副样子,腰也弯了,骨头也散架了。
几年后当我再经过这片荒地,就会发现我劳动过的地上有了些变化,以往长在土包上的杂草现在下来了,和平地上的草挤在一起,再显不出谁高谁低;而我挖的那个大坑里,深陷着一窝子墨绿。这时我内心的激动别人是无法体会的——我改变了一小片野草的布局和长势。就因为那么几锨,这片荒野的一个部位发生变化了,每个夏天都落到土包上的雨,从此再找不到这个土包;每个冬天也会有一些雪花迟落地一会儿——我挖的这个坑增大了天空和大超 然 客公 众 号地间的距离。对于跑过这片荒野的一头驴来说,这点变化也许算不了什么,它在荒野上随便撒泡尿也会冲出一个不小的坑来。而对于世代生存在这里的一只小虫,这点变化可谓地覆天翻,有些小虫一辈子都走不了几米,在它的领地随便挖走一锨土,它都会永远迷失。
有时我也会钻进谁家的玉米地,蹲上半天再出来。到了秋天就会有一两株玉米,鹤立鸡群般耸在一片平庸的玉米地中。这是我的业绩,我为这户人家增收了几斤玉米。哪天我去这家借东西,碰巧赶上午饭,我会毫不客气地接过女主人端来的一碗粥和一块玉米饼子。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却永远不会为某一件事去忙碌。村里人说我是个“闲锤子”,他们靠一年年的丰收改建了家园,添置了农具和衣服。我还是老样子,他们不知道我改变了什么。
一次我经过沙沟梁,见一棵斜长的胡杨树,有碗口那么粗吧,我想它已经歪着身子活了五六年了。树总是一个姿势做到底,原地踏步一辈子,往前走半步都是要命的事。我找了根草绳,拴在邻近的一棵树上,费了很大劲把这棵树拉直了,干完这件事我就走了。两年后我回来的时候,一眼就看见那棵歪斜的胡杨已经长直了,既挺拔又壮实。拉直它的那棵树却变歪了。我改变了两棵树的长势,而现在,谁也改变不了它们了。
我把一棵树上的麻雀赶到另一棵树上,把一条渠里的水引进另一条渠……我相信我的每个行为都不同寻常地充满意义。我是这样一个平常的人,住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注定要这样闲逛一辈子。我得给自己找点闲事,找个理由活下去。
当我五十岁的时候,我会很自豪地目睹因为我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小事物,在长达一生的时间,我有意无意地改变了它们,让本来黑的变成白,本来向东的去了西边……而这一切,只有我一个人清楚。我扔在路旁的那根木头,没有谁知道它挡住了什么。它不规则地横在那里,是一种障碍,一段时光中的堤坝,又像是一截指针,一种命运的暗示。每天都会有一些村民坐在木头上,闲扯一个下午。也有几头牲口拴在木头上,一个晚上去不了别处。因为这根木头,人们坐到了一起,扯着闲话商量着明天、明年的事。因此,第二天就有人扛一架工具上南梁坡了,有人骑一匹快马上胡家海子了……而在这个下午之前,人们都没想好该去干什么。没这根木头生活可能会是另一个样子。坐在一间房子里的板凳上和坐在路边的一根木头上商量出的事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超然客公众号
多少年后当眼前的一切成为结局,时间改变了我,改变了村里的一切。整个老掉的一代人,坐在黄昏里感叹岁月流逝、沧桑巨变。没人知道有些东西是被我改变的。在时间经过这个小村庄的时候,我帮了时间的忙,让该变的一切都有了变迁。我老的时候,我会说:我是在时光中老的。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标题“我改变的事物”,意在强调人作为万物之灵长,是自然的主宰,理应去改造自然。
B.文章第一段回忆自己“年轻力盛”时候的事情,意在反省当年自己“毫无目的”的生活态度。
C.文章写了自己在村庄改变了很多事物,并表达了自己改变这些事物后心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D.文章反复说没人知道有些东西是被“我”改变的,可见“我”是个乐于助人、不计名利的人。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村里人”与“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进行对照,突出我与众不同的追求。
B.文章语言风趣,譬如“到了秋天就会有一两株玉米,鹤立鸡群般耸在一片平庸的玉米地中。这是我的业绩”。
C.文章把细微的琐事与深切的感动相融合,把随意的举动与永恒的意义相联系,形成巨大的张力,别具魅力。
D.文章对村庄的景物进行工笔细描,比如对那棵斜长的胡杨树的描写,绘形又绘神,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力。
8.请结合全文分析,说说“我”为什么热衷于改变这些不起眼的事物?(4 分)
9.作者在描述自己扔在路边的那根木头时说它“是一种障碍,一段时光中的堤坝,又像是一截指针,一种命运的暗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案:

6.C (A 项,文章并未强调人是万物之灵长,是自然的主宰,文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也互相改变。B 项,没有反省。这种“毫无目的”的生活态度指的是不功利的人生态度,是作者自豪的人生态度。D 项,文章反复说没人知道有些东西是被“我”改变的,是说“我”做的事很细微却又很重大。因为无人知道,我从中获得了一种隐秘的快乐。)
7.D(不是工笔细描,而是白描。)
8.①“我”因为对这些一般人看来寻常不过的小事的改变而心生自豪;(1 分)又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清楚”而有了隐秘的快乐。(1分)②因为“我”在时光中参与了村庄的变迁,而感到人生有了永恒的意义。(2 分)
9.①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那根木头比喻成“一段时光中的堤坝”“一截指针”“一种命运的暗示”, 意蕴深厚,写出了寻常事物和细小改变的重大意义。(2 分)②说它是“障碍”,因为它横在那里,阻挡了人们的路。(1 分)③说它是“一段时光中的堤坝”,因为有了它,村民们坐下来闲扯,牲口栓那里哪儿也不去,它像“堤坝”一样,阻止了正在进行中的事,让时光慢下来了。(1 分)④说它是“一截指针”,是因为村民们在这里闲扯后,就确定了“明天、明年的事”,立刻有了行动的方向。(1 分)⑤说它是“一种命运的暗示”,是因为村民们在此的停留闲坐闲扯本来就具有偶然性,“坐在一间房子里的板凳上和坐在路边的一根木头上商量出的事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现在人们的命运就因为这根木头而有了变化,似乎是命运冥冥中的暗示。(1 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城市过客》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寒风吹彻》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给鸟搬家》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刘亮程《我认识那根木头》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后父的老》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留住这个村庄》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风把人刮歪》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文学——从家乡到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城市牛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刘亮程《一个人的名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长大的只是那些大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通往田野的小巷》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狗这一辈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木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远离村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最大的事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先父》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最后的铁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我另外的一生已经开始》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城市牛哞》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与虫共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