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文言文阅读 >>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7-06 出处: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摘编自《古文观止新注》,有删改)
[注]①召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少时常与鲍叔牙:交往。
B. 管仲用,任政于齐:已经。
C. 公子纠败,召忽死:代指公子纠。
D. 而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耻。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B.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C.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D.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7.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您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不像他,知道我没遇到好的时机。
B.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见您被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遇到好的时机。
C.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遇到好的时机。
D.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不像他,知道我没遇到好的时机。
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仲因为家贫,常占鲍叔牙的便宜,然而鲍叔牙却对此没有任何怨言。
B. 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会盟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是重用管仲之故。
C. 管仲多次参战多次逃跑,鲍叔牙知他不是因为胆小而是需要奉养母亲。
D. 天下的百姓都纷纷称赞管仲有才能,更多的人认为鲍叔牙有识人之能。
9. 将下列课内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答案】5. D    6. B    7. C    8. D   
9. (1)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3)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句意: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游:交往。解释正确。
B.“管仲既用,任政于齐”,句意:管仲被任用以后, 齐国执政。既:已经。解释正确。
C.“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句意: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他而死。之:代指公子纠。解释正确。
D.“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句意: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耻:为……而耻。解释错误。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鲍叔既进管仲”的意思是鲍叔推荐了管仲。“鲍叔”作主语,“进”作谓语,“管仲”作“进”的宾语,应在“管仲”后停顿,这样就排除A、D项。
“以身下之”的意思是鲍叔自己情愿做管仲的下属。省略主语“鲍叔自己”,“以身”作状语,“下”作谓语,“之”作宾语,指管仲,故应在“以身下之”之后停顿,这样就排除C项。
加上标点为: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疏通句意为: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自己情愿做管仲的下属。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世禄,十几代有封邑,多数是著名的大夫。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画横线的语句句意为: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遇到好的时机。
该句中重点词为:“君”意为“国君”,不是“您”的意思,排除B项。
“不肖”意为“没有才干”,而不是“不像”的意思,排除A、D项。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D.“天下的百姓都纷纷称赞管仲有才能”说法有误。从“天下不多管仲之贤”中可知,应该是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句得分点为:善,擅长。以,凭。矜,夸耀。
第(2)句得分点为: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第(3)句得分点为:微,(如果)没有。归,归依。斯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
参考译文:
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常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干。那时管仲家境贫寒,(分财利时)他时常欺负鲍叔牙,而鲍叔却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他的坏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桓公以后,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车送到齐国。鲍叔牙就向桓公举荐管仲。管仲被重用之后,在齐国执政,桓公以此成就霸业,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计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时,往往自己多分,鲍叔却并不认为我贪财,因为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却弄得更加困窘,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免职,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才干,因为他知道我没遇到好时机。我曾经三次参加战斗三次逃跑,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怯懦,因为他知道我有个老母。公子纠败亡,召忽为他而死,我却宁愿被囚禁,甘心受屈辱,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有羞耻之心,因为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可羞而以不能在天下显扬功绩和名声为耻辱。生养我的人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担任宰相以后,自己情愿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受俸禄,得到封地的人有十几代,常常是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了解人。
出处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资料
1 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 韩少功《中国的“开水文化”怎么来的?》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
3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
4 王昌龄《送魏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
5 名句名篇默写(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
6 余显斌《永远的雪雕》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
7 语言文字运用(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
8 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追求极限,成为更好的自己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卢重斋遗事》《送徐子春往四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论语·阳货》《论语·八佾》《论语·述而》材料对比练习(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与袁六休》《与汤义仍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2022年新高考I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说苑·贵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魏策三·秦将伐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文言文复习: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旧唐书·阳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文言文实词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简答题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句式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翻译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高考复习教案:文言实词之通假字、偏义复词
《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高考文言文常用150个实词简表
《魏文侯改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江阊《十君子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傅良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高中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固定句式和固定结构
288个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按词性分类汇编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上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市高三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朱子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陈寔,东汉人也,为人仁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高中文言文兼词总结
《孙亮辨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孟子·滕文公下》《不食嗟来之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大业六年,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
《农桑辑要·典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专练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高考例题)
天工开物之《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吉林省中考题)
《鸟雀近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孟子·滕文公下》《礼记·檀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