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寒花葬志》教案1
作者:   上传者:xuxinglu2002  日期:09-09-02


寒花葬志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背诵全文。
2.深入分析作者隐藏于文中的情感。
3.尝试分析文章的叙事手法和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深入分析作者隐藏于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尝试分析文章叙事手法和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寒花葬志》。归有光对于我们
来说是一位比较陌生的作家,在没上课之前检查一下大家对作者相关资料的预习
情况。
请同学们自己介绍有关归有光的资料。然后老师总结或补充,强调如下内容:
1.归有光人生多波折,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
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
2.归有光的散文多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
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
其中《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文颇为感人。
3.其妻子在作者写作此文时候已经去世,在此不作介绍。
二、文本理解,内容探究
1.解题。
寒花:归有光妻子陪嫁的婢女。葬志:为死者写的记事文章。这个题目告诉我们
此文是归有光为家里的婢女所写的一篇悼念之作。
思考:婢女在家里的地位很低,可以说是仆人,是不是所有的婢女都会有如此待
遇,在死后有主人为其写悼词呢?从中可带给你怎样的阅读信息?
预设理解:不是所有的婢女都有此待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欢自己的婢女,
主仆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超越于一般意义上的主仆关系。也许这个婢女是为他
们家做了什么事而导致死亡,作者内心愧疚,以文表纪念之意。这个丫鬟是妻子
陪嫁过来的,可能妻子比较喜欢,所以她死了之后妻子很是伤心,就让归有光写
了这样一篇悼文……
备注:此处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多角度猜测性阅读。
2.通读文章,疏通文义。
(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读课文,疏通文义,念准字音、断句。
(2)提问同学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的准确。
需要注意的字音:
丁酉  命也夫 罚瑁婢削之  倚几旁饭  吁

3.文章分析,内容理解。
(1)分析作者为亡者作文,都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角度: 记述了亡者的身份、死亡时间、所葬之地。(集中在开头一段) 
写作者生平所做之事,但是没有面面俱到、长篇累牍,只择取了几件事。(第二
段主要记事) 表达了自己对于亡人离世的悲痛情感。(于开头段和结尾段有强
烈表现)
备注:此处如若适当,宜讲解“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
年。吁!可悲也已!”两句中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命也夫”含无尽的悲叹,没
想到相伴无多,人生无常,慨叹命运的捉弄,无尽的伤感,真可说是红颜薄命,
深沉的叹息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奄忽便已十年”“悲”等词语写出时光流
转,斯人不在,悲从中来的叹息,以长吁短叹收笔,意味悠长。
(2)都写了婢女哪些事?从这些描写中你能看出寒花在作者印象中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理解: 寒花很年轻。作者写到她的年龄,初到时十岁,而今又过十年!死
时应该是二十岁。 寒花是个很调皮的丫头,和主人关系融洽。从作者想吃荸荠
然而她不给吃,拿着瓦盆走开可见。 有些好动,比较天真。从吃饭时候“目眶
冉冉动”一句可见。
(3)再读第二段。进一步品析作者对寒花的描写,体味词语的表达艺术。
“垂双鬟,曳深绿布裳”:写了寒花发式,古代女子发式特别讲究,不可乱梳,
小孩子可垂鬟,但是等长到了“及笄”之龄,要将头发梳起,此处由发式可见其
小而娇,又提到衣服,深绿衬其年幼,故着装艳丽,布裳可见其身份,虽然衣服
质地不甚精良,但是发式以及衣服颜色的娇嫩都可见寒花实际只是个小孩,那么
她是在作者夫妇跟前长大,自然感情多了一层,事隔多年,作者犹记得当初寒花
初来之样貌,足见可爱之深;“婢持去不与”,主人想吃而奴婢不与,似乎说不
通,但是正是这个细节,可见寒花之娇态可噱,与主人已很融洽,不分主仆尊卑
;再看其吃饭神情“目眶冉冉动”,真是吃饭时候也不老实,是个顽皮到家的孩
子。如此的细节至今历历在目啊!此段写寒花生前之事,横跨十年,琐碎而不重
复,温情中显人物性格。足见作者写作之功力。
(4)寒花是作者妻子的婢女,按常理来说,寒花之死,作者夫人会比其更加悲痛
,为什么文中没有写到其夫人如何,而只是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情怀呢?
学生自由猜测性发言后明确关键问题:其妻子当时已经离世四年。由此深入理解
课文中的情感。
(5)关注孺人的两次笑。是不是闲来之笔,有何作用?
预设角度:两次笑一次是称许婢女,一起笑丈夫贪嘴,也笑婢女之调皮;一次是
伙同丈夫一起笑婢女好动活泼。孺人在此不可忽视,她之笑看出其性格温厚善良
,善待奴仆,主仆相得,且夫妻关系和谐,是一个贤妻良主。孺人虽然不是本文
主人公,然而给人印象颇深。另外,她的笑调节了家庭气氛,调节了文章节奏,
富有生活情致,使得一家人昔日生活的欢愉尽显眼底,如今回忆怎能不让人肝肠
寸断,愁肠百结。没想到十年不到,他们主仆二人皆离自己而去,作者岂是单单
悼念亡婢,而是由亡婢到亡妻,勾起了心头无限伤感!
至此文意翻新,更进一层。
(6)深入挖掘作者流露于文中的情感,点拨写作技巧。
预设理解:由对亡婢的悼念牵出对亡妻的追思怀念,对逝去的欢愉生活的怀想,
由此再读文章开篇的“命也夫”,作者悲叹的则不仅是婢女之丧,而是对人生命
运多舛多罹的一种慨叹,联想作者生平屡试不中,仕途潦倒;联想恩爱夫妻中途
生死相隔,真是逝者如斯,生者悲情,无以言尽啊!岂一个“悲”字了得?
本文写作特色: 取材精致,构思精巧。以日常生活之事见常日之情。 叙事寄
情,伤人怀人,亡妻亡婢并悼,一明一暗,真情流露又含蓄隽永,生发出感人的
艺术魅力。
三、总结
四、齐声朗读课文,给一定时间,当堂成诵,检查背诵
五、布置作业
(吉林省实验中学 侯 雪)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寒花葬志》教学设计3
《寒花葬志》学案4
《寒花葬志》教学案
《寒花葬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寒花葬志》导学案
《寒花葬志》ppt课件3
《寒花葬志》ppt课件2
《寒花葬志》学案
《寒花葬志》ppt课件1
《寒花葬志》教案2
《寒花葬志》说课稿
《寒花葬志》原文和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