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23


教学设想: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们普遍感到课时紧张,教材内容上不完。人教社的编辑们听取了一线教师的意见,本学期每个单元删减了一篇课文。即使如此,教师们依旧感到觉得课时不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固然有教材内容方面的客观原因,更主要的还是教师理念方面的主观原因。教材是一个完成的系统,教材编写者不可能再删减课文,那样就会破坏教材整体性。
其实,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与其费力不讨好的试图把所有课文逐课细讲,不如每个单元重点细讲一篇,给学生做示范,其余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者把内容或写法相近的两篇放到一节课上来讲,重点分析它们的共性。
本节课就是基于以上思考,所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教学目的:


文学是对人性和非人性的阐释,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彰扬真善美的人性,批判假恶丑的非人性。人性本善应成为学生们永恒的信念,当然也有必要让他们认识到人性的缺失是多么的可怕。本节课试图通过对《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两篇文章中人性和非人性的对比,唤起学生对非人性的憎恶,和美好人性的热爱。

班级:高一(9)班
时间:2007年10月8日上午第三节

师:放假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两篇文章,我想知道你读过以后有什么感受?
生1:很惨!
师:谁很惨?
生1:刘和珍和小狗包弟死得很惨。
师:你起个头,带大家读一下。
生1:我没有亲见;
生: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生1:一个多月前,
生: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舐舐,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师:你刚才的回答应该修正一下?谁很惨?
生1: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艺术家的小狗都死得很惨。
师:小狗包弟呢?它死得惨吗?
生1:也很惨?书上讲到了吗?
生1:……
师:谁找到了?
生2: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
师: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艺术家的小狗、巴金的包弟都死得很惨,触目惊心,惨不忍睹!读到这样血腥味浓重的文字,大家除了同情,还有什么感受?
生3:愤怒!
师:是什么让你愤怒?
生3:这些人太残忍了!
师:哪些人?
生3:杀害学生的卫队和杀害小狗的专政队。
师:知道什么叫“卫队”、“专政队”吗?
生3:卫队就是保卫政府机关的部队,“专政队”我不知道。
师:政府应该是谁的政府?
生3:人民的。
师:人民的政府为何允许军队屠杀人民呢?
生3:因为学生游行,到执政府请愿。
师:学生们为什么请愿?看27页课下注释①,大家一起读。
生: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结了各国部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的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两百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
师:民众游行请愿是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列强干涉中国内政,政府的卫队为何要屠杀学生呢?
生3:因为这些卫队是军阀政府的卫队,他们是为军阀服务的,他们是军阀豢养的狼狗。
师:哦,政府不是人民的政府,军队也不是人民的军队。专政队全称是“群众专政队”,又简称“群专”,听这个名字,应该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组织呀?
生4:不是,是文革中管制无礼迫害的人们的组织。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4:课下有注释。
师:老师备课时,上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专政队”,一共搜索到4060页与之相关的网页,每一页都是一个震绝人寰的惨剧!
我经常讲某个人残忍,常常骂他没有人性。人性应该是怎样的?
生5:善良。                          
生6:有爱心。
生7:宽容。
生8:与人为善。
生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孟子说人性本善,然而从这两篇文章中,你读出了怎样的人性?
生10 :残忍。
师:结合我们刚才读过内容来分析一下。先看《纪念刘和珍君》。
生10:卫队竟然向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开枪,更有甚者,当杨德群倒地后挣扎要坐起来时,“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军队残忍到这样的地步,实在令人发指。
师:这个“击”字改成“敲”好不好?
生10:“敲”没有“击”的力度大,“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卫兵的凶残。
师:理解得很准确!我们再来看《小狗包弟》。
生11:小狗来看自己的主人,有人就“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对一个小狗都这么残忍,简直没有人性! 
师:你这句“简直没有人性”讲得好,人性是美好的,这些暴行是缺乏人性的。西方宗教传说中,耶稣是圣人,代表着宽容博爱;撒旦是魔鬼,代表着残忍暴虐。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潜伏着残暴与善良两种本性,你既可以圣人,也可以成为魔鬼,影响选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的社会因素,那畸形变态的社会,会让一些人异化成魔鬼;二是主观的个人因素,麻木、自私、怯懦也会将一些人异化成撒旦的帮凶。在这两个因素中,最重要的还是后者,我们来看《纪念刘和珍君》,在这黑暗的时代,在枪林弹雨中,我们仍就能看到人性的美好。大家能感受到了吗?再阅读我们刚才读过的文字,那一段有两个“扶”,找到了吗?给大家读一下。
生12: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
师:从这两个“扶”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2:在危险的时候,张静淑和杨德群不是考虑自己逃跑,而是舍身去救助同学,这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这样的同学情谊也令人感动。
师:这就和卫队的残暴形成了鲜明的——
生12:对比。
师:对比出了什么?
生12:人性的善良与残暴。
师:残暴是人性吗?
生12:不是。
师:修正一下刚才回答。
生12:对比出善良与残暴。
师:刚才老师说“麻木、自私、怯懦也会将一些人异化成撒旦的帮凶”。大家在阅读《小狗包弟》时,感受到了吗?
生13:小狗来看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艺术家时,有人赶它,踢它,打它。
师:这些人是专政队吗?
生13:不是。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3:“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最后打断小狗的后腿是专政队干的,前面应该是围观的人。
师:这些人是怎样的人?
生13:是麻木、冷酷、无聊的看客。
师:这样的看客经常出现在鲁迅笔下,能举个例子吗?。
生14:我们初中曾学过《孔已己》,在那篇文章中人们只把孔已己当作笑料,对他没有点滴的同情。
师:《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提到看客了吗?
生15:提到了。
师:鲁迅怎么说?读一下。
生15: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师:这两种“闲人”有区别吗?
生15:有。
师:有什么区别?
生15:一个“无恶意”,一个“有恶意”。
师:“恶意”是什么?
生15:……
师:谁来帮他回答?
生16:污蔑遇害的爱国学生“莫名其妙”、“没有审判力”,因而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并且把杀人责任推在他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他们“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6:28页注释①介绍的。
师:大家读书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课下注释,这些注释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的理解课文。“有恶意”也好,“无恶意”也罢,其实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在客观上都起到了帮凶的作用。我们尊敬的巴金老人也是“帮凶”吗?
生:不是!
师:小狗包弟是怎么死的?
生17:做医学解剖了。
师:为人类医学事业献出了生命,小狗包弟死得很光荣,是吗?
生17:不是,它死得很惨!
师:是谁决定把小狗包弟送给医院的?
生17 :巴金先生和家人。
师:他们不喜欢包弟了?
生17:喜欢。
师:喜欢为什么还要送给医院呢?
生17:它成了巴金先生一家的“包袱”?
师:什么意思?
生17:他害怕包弟的叫声会把红卫兵引到家里来。
师:为了自己一家的安全,就把和自己朝夕相处了七年的包弟送给医院做解剖,包弟的惨死,巴金先生真的没有责任吗?
生18:他也是被逼无奈。
师:这么说巴金先生是没有责任的,要怪只能怪那个疯狂的年代,是吗?
生18:是。
师:老师知道许多当年的红卫兵也都是这种态度,他们认为自己也是时代的受害者,巴金也是这么想的吗?
生19:不是。
师:巴金先生怎么说?
生19: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师:巴金先生为什么“瞧不起自己”,“不能原谅自己”?
生19:他觉得是因为自己的自私与怯懦害了包弟。
师:这是对不堪回首的往事的——
生:忏悔。
师:大家一起读这几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愧疚与忏悔,尽可能把感情读出来。
生: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师: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人活一世,要俯仰无愧于天地,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面对撒旦的残忍与暴虐,我们不应该做无聊的看客,而应该像鲁迅先生那样勇敢的拍案而起;面对自我的自私与怯懦,我们不应该推卸自我的责任,而应该像巴金先生那样真诚的忏悔。只有这样,你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下课!同学们再见!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太空一日》课堂教学实录
《太空一日》课堂实录
《时间的印记》课堂实录
《最后一次讲演》课堂实录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堂实录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堂实录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课堂实录
《驱遣我们的想象》课堂实录
《蜀相》课堂教学实录4
《背影》课堂实录3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节选)
《苏武传》课堂实录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
《美丽的颜色》课堂实录(获奖课例)
《五石之瓠》课堂实录
《一着惊海天》教学实录
《渡荆门送别》课堂实录
《杞人忧天》课堂实录
《穿井得一人》课堂实录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课堂实录(余映潮版)
《归园田居》(其一)课堂实录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5
《“飞天”凌空》教学实录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实录片段
《逢入京使》教学实录
《灯笼》教学实录片段
《灯笼》课堂教学实录
《过秦论》教学实录4
《回延安》课堂实录
《荆轲刺秦王》课堂实录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