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陕西省 >>
陕西省2005年高三语文质量检测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06


陕西省2005年高三语文质量检测题

I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惬意 盗窃 胆怯 提纲挈领 锲而不舍

B.晦涩 萧瑟 塞责 十恶不赦 不事稼穑

C.阴暗 殷红 姻缘 万马齐喑 音容笑貌

D.时髦 蟊贼 抛锚 毛骨悚然 未雨绸缪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辍学 宽恕 学历 陷井

B.付梓 委糜 告罄 部署

C.函养 磋商 笨拙 造次

D.度假 清秀 遒劲 真谛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极强。

B.迄今为止,我们仍无法准确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像SARS、禽流感这类疾病?

C.今年4月7日,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D.这个“册”字多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了一条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自卫队在有关军事用语上玩弄文字游戏,刻意有别于国际上通行的用语,目的是----------其军事性、战斗性。

经过连日来多位人大代表的积极-------------,有关领导表示,将劝说投资商放弃兴建亚洲最大斗牛场的计划。

③大家尽可放心,杨京华这人我了解,-----------------都不会失信,今天一定会把我们这件事办好,完成任务。

A.掩饰 干预 从来 B。掩盖 干预 历来

C.掩盖 干涉 历来 D。掩饰 干涉 从来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项工作他干得正起劲,你千万不要给他泼冷水。

B.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词,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C.他无意中说的一句话,你也拿了鸡毛当令箭,命令这个,指挥那个,谁听你的?

D.拿过名家的文章就背,就模仿套用,难免落个邯郸学步的下场。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B.专家调查表明,越是经济发达和比较开放的民族,如白族、壮族、纳西族等,人口受教育程度很高,使用双语的人数也很高。

C.回忆录很难写,我至今也没有读到多少写得好的令人读时欲罢不能,事后回味无穷。

D.当中国女排时隔20年再次站到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时,中国人都为女排姑娘的顽强拼搏精神所群情振奋。

二、(12分,每小题3)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人造血液

人体中流动的红色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的全血。目前先进的医学技术强调的是成分输血,在临床使用上很多情况不需要全血,只采用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来治疗。因此,人造血液也不需要与全血成分完全一致。现在已有血浆代用品上市,血小板代用品也已经开始研究,目前许多国家着重于开发红细胞代用品。血液中红细胞最主要的功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如果能合成出负责搬运氧分子的血红蛋白,人造血液的关键问题就迎刃而解

既然是救命的血,安全自然是第一需要。由于人造血液制备工艺中加入了病毒去除或灭活工艺,所以输入人造血液可以避免因血源污染而导致的疾病传播。此外,输入人造血液可以不必再考虑不同血型的匹配问题。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ABO血型,是按红细胞膜上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因为用血红蛋白组成的人造血不具有红细胞膜,没有抗原就不会与体内已有的抗体产生交叉反应,所以人造血适用于任何血型,人体不会对它产生排斥作用,可以真正做到“一血通用”。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医生只需直接为病人输入人造血液,而不必先检测患者是哪类血型,然后再费时去寻找与之匹配的血液,节约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人造血液的优越之处还在于它可以大量地制造,保障医疗用血的充足供应。以动物血红蛋白作为造血原料的人造血液,有丰富的原材料来源。我国目前研制的人造血液以牛血红蛋白为原料,而法国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名为海蚯蚓的沙滩小虫的血液也适合制造人造血液。另外,人造血液的一大优势还在于它能够长时间地保存。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普通血液在专门的储存条件下只能保鲜42天,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血液就有可能变质,而人造血的保存期可以长达数年。以血红蛋白为基质的人造血液是红色溶液,冻干后为红色或暗红色粉末。如果有需要,只需将干粉状的人造血溶解在特定的液体中便可以向病人输注。由于不需要血型匹配,并且携带、保存方便,因此在发生战争或者大规模灾害时,人造血特别适合于紧急医疗救援。

7.根据文意,下列对“成分输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B.是与全血成分不完全一致的人造血液。

C.是只采用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来治疗的人造血液。

D.是应用血浆代用品代替全血的输血治疗。

8.下列对“如果能合成出负责搬运氧分子的血红蛋白,人造血液的关键难题就迎刃而解”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成出负责搬运氧分子的血红蛋白,是制造人造血液关键性的技术难题。

B.不能合成出负责搬运氧分子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代用品就无法研制出来。

C.目前还不能合成出负责搬运氧分子的血红蛋白。

D.合成出负责搬运氧分子的血红蛋白,人造血液就不会存在其他技术难题了。

9.对于人造血液的优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输入人造血液可以避免因血源污染而导致的疾病传播。

B.输入人造血液可以不必再考虑不同血型的匹配问题,人体不会对它产生排斥作用,可以真正做到“一血通用”。

C.人造血液能够长时间地保存而永不变质。

D.人造血液携带、保存方便,特别适合于紧急医疗救援。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先进的医学技术强调的是成分输血,今后在临床上将不会再采用全血输血。

B.由于人造血液制备工艺中加入了病毒去除或灭活工艺,输入人造血液可以避免因血源污染而导致的疾病传播,所以能够有效地杜绝目前时有发生的因输血引起传染性疾病的医疗纠纷。

C.因为人造血液可以大量地制造,不远的将来,人造血液也许会成为普通患者都可以输得起的放心血。

D.人造血液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所以必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汉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主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守坐法诛     坐:因为

B.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多次

C. 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阿:偏袒

D.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 会:适逢,正赶上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C.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

D.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1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乐恢“正直不阿”性格的一项是

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

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③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④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⑤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

⑥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①②⑥D.②③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本郡太守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故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遭迫害。

II卷(共108分)

四、(18分)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译文:

2)。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

译文:                                   

3)。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钓鱼湾

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

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

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

维舟绿杨岸。

有人说,诗的前四句侧重写垂钓情景,不如将最后两句放在最前面,这样主旨显豁,也许更好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分析。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两小题)(4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2)。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3)。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五、(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落叶

王蒙

人说自己的作品是结成的果实,我却觉得,我的作品像一片片落叶,一年年落叶,一阵阵落叶。

春天,叶芽萌发,渴望生长,汲取养分,迎接阳光。夏天,日趋丰富,摇曳自语,纷披叠翠,自在茁壮。而小树成为大树,老树就靠了这些树叶而呼吸,而做梦,而伸展自己的向往。

等到秋天,一片树叶又有一片树叶犹豫不决地与树干商量:我完成了么?我可以走了吗?我渴望乘风飞去,海阔天空,被心爱的知音拿去珍藏。我又怕我们去了,使母亲树干凄凉。

树干说:去吧,去吧。我已经尽到了我的力量。你们是无法挽留的呵,纵然与你们告别使我神伤。你们应该去接受命运的试量。

一片又一片的落叶落下了,它们曾经是树的。现在也还是树的,却又不是树的了。

它们是它们自己。是树的过往的季节,过往的尝试,过往的儿女。又是大地的新客人,新的星外来客,新的友人。

它们也许因陌生而受疑惑的冷眼,它们也许因平凡而受不经意的遗忘,它们也许会引起清洁工的烦腻而被一柄大扫帚通通地扫到大道旁,它们也许被认为枯干而被一根火柴点燃发出短暂的烟和光;它们也许被认为美丽而藏在情人的心上,它们也许被一阵大风吹入异乡而受到意外的欣赏;它们也许进了科学家的实验室,做成切片,浸入药液,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分析……

太多的树叶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呢?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干弯腰低头,不好意思,黯然神伤?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大发奇想:我为什么要长这么多的树叶呢?它们过分地消耗了我的精力和思想。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外汇、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

树不会愿意处在自己落下的树叶包围之中,树不会愿意再看自己早年落下的树叶。树又不能忘怀它们,不能不怀着长出新的树叶的小小愿望。

1988年秋10月在苏州,我问陆文夫兄:当你看自己的旧作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可像我一样惆怅?

他回答说:我根本不敢看啊……”

落叶沙沙,撩人愁肠。

18.作者将自己的作品作一片片的落叶,从落叶的比喻意义看,文章描写春天、夏天和秋天树叶的景象,表现了什么?(4分)

答:

19.(1)作为大地的新客人落叶有哪些遭遇?试予以概括。(2)文章是怎样突出这些遭遇的?(6分)

答:⑴

20.从文章的结构和表达的感情看,结尾三段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王蒙在《落叶》中,发现落叶是美的,因为它绿过,为树的成长尽了自己的责任。

B.《落叶》使人联想到秋天、伤感,本文说“我的作品像一片片落叶,一年年落叶,一阵阵落叶”,流露出作者忧郁、哀伤的情感。

C.“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外汇、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价值和人生追求的反思。

D.作者独具慧眼地从落叶中发现“美”,他不因泛黄飘落而自哀,而是欢快地离开树干,充满灵性之美。

E.《落叶》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作者借落叶否定了自己的创作之路,表现了作者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六、(12分)

22.下面这首诗歌寓哲理于景物,除末句均为九个字,结构匀称整齐。要求:在每条横线上仿写一句诗。(4分)

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

枝干睡了而树叶醒着

寺庙睡了而钟声醒着

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

神经睡了而血液醒着

世界睡了而你我醒着

落雪无声

23 将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概括为一则标题新闻。(不超过15字)(4分) 17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国务院办公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一季度,我国国内总产值为201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6%。这一速度虽比上年同期降低0.5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7877亿元,增长6.2%。国民经济起步良好,多数经济指标比预料的要好,为完成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答:

24.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凝视”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话不少于30个字。(4分)

情景一:在20层楼上我们凝视 情景二:拥挤的宿舍我凝视

七、(60分)

25.阅读下面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印度,人们常用一种特制的小盒子捕捉猴子。在安置好的盒子里放上美味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能插进猴子的前爪。猴子只要抓住坚果不放,其爪子就抽不出来。这样,它要么放下果子,继续自己的自由;要么就抓紧果子,等着被收拾。

这则材料发人深省。你有时是不是也想做猴子呢?请你以“自由与舍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B。“赦”读shè C。“殷红”的殷读yān D。“缪”读móu

2D.(A。井—阱B。糜—靡C。函—涵)

3C.(A。去掉引文的句号,引号后可用逗号B。不是疑问句D。用冒号有误)

4A.(掩饰:强调采取某种手段掩盖真相;掩盖:隐瞒、遮盖。干预:指过问别人的事情,一般是给对方一定的压力和影响。干涉:着重于强行参与,横加阻挠,多指不应该管而硬管。历来:从来,一向,后面一般不用否定式;从来:从过去到现在)

5B.(A。“泼冷水”比喻打击人的热情。 B。“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不肯说出真相和要害,用以指演讲内容充实引全场观众为之动容,不当。C。“拿鸡毛当令箭”指把别人随便说的话当做命令。D。“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6A.(B。“越……”在下文没有照应,应去掉“越是”。C。成分残缺。D。“为……所群情振奋”搭配不当)

7.A.(“成分输血”是一种医疗行为,而不是一种血液的名称,故可排除BC两项,D项“血浆代用品”理解片面。)

8.D (关键性难题解决了,不等于没有其它技术难题。)

9.C (原文没有“永不变质”这个信息。)

10.A(推断过于绝对化,今后全血输血还有可能部分存在。)

11.B(多,称赞)

12.C(因,介词,“趁机”/“根据”;A。以:介词,表原因;B乃:连词,于是;D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13.C

14.C(“故人”无根据)

15.(1)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 (注意“数”“众”“归”的翻译)

(2)众多指责、检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

(3)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

16.这是诗的结构艺术之妙,如果把最后两句放到篇首,读来气脉尽露,一览无余;再没有委婉的情致。而且这样一来,那一联双关句,势必成为结尾,使语意骤然中断,漫无着落,不能收住全诗。现在这样结尾,从全诗意脉结构来看,却极尽山回路转之妙。它使前面的“垂钓”,一下子变成含情的活动,也使“疑”“知”等心理描写,和爱情联系起来,从而具备了双关的特色。

17.(1)哀民生之多艰 (2)却话巴山夜雨时 (3)天生我材必有用

18.(4分)表现了作品经作家倾尽全力孕育、创作并奉献给社会以接受检验的过程,以及作家对作品的感情。(此题4分,孕育”“创作”“奉献”“感情1分。只答表现了作品创作的过程,得2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1落叶(作品)或遭冷遇,或被欣赏,或成为研究对象。(2)文章借助一连串的也许,以排比句式突出表现落叶的遭遇。(此题6分。第一句4分,遭冷遇”“被欣赏”“成为研究对象为三个得分点,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全部答对得4分。第二问中也许”“排比1分。意思对即可)

20(4)呼应开头,借陆文夫的话道出了作家对自己作品的共同感受。(此题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4分)AC(B“流露出作者忧郁、哀伤的情感”不当;D“充满灵性之美”牵强附会;E“否定了自己的创作之路,表现了作者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与本文所包含的哲理不吻合。22.例:礁石睡了而大海醒着,夜空睡了而星星醒着,历史睡了而时间醒着,游子睡了而乡愁醒着,小桥睡了而流水醒着

23.中国国民经济一季度起步良好。

24.(答案不唯一)示例:情景一:在20层楼上,我们伫立在洁净透明的玻璃窗前,长久地凝视着前方宽阔的大江。情景二:在拥挤的学生宿舍里,我无聊地站在玻璃窗前,透过落叶的梧桐树枝桠,长久地凝视那空旷的操场。

25.略

[参考译文]: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提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诤,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为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吏校尉.众多指责、检举(的事实),(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窦宪的弟弟夏阳侯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道:“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力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今应该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取得效果.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他死后)穿丧服治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赐与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陕西省三原县东郊中学语文高三第二学期第六次月考试卷
陕西省宝鸡市2008届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陕西省高2008届高考模拟第二次四校联考试题
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联考2008年高三语文试卷
2008年西安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师大附中2007年高三语文5月第八次模拟考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
2006年陕西省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2006年陕西省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
2006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年级联考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