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03 |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哺(bǔ)育 跻(jī)身 鸟瞰(kàn) 哗(huá)众取宠
B.炫(xuàn)耀 症(zhèng)结 攻讦(jié) 挈(qiè)妇将雏
C.回溯(sù) 隽(juàn)永 肯綮(qìng) 谆(zhūn)谆告诫
D.骨髓(suǐ) 遒劲(jìng) 澄(chéng)澈 返璞(pú)归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针砭 辐射 一发千均 计日程功
B.社稷 冒然 贻笑大方 优柔寡断
C.磋商 变幻 声名鹊起 相辅相成
D.修葺 谰言 永荷青春 消赃灭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一句是
A.这种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彩棉内衣,图案精美,做工精巧,针脚细密,天
衣无缝,穿在身上舒服极了。
B.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
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C.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尚雕琢,浑然天成,
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D.在联欢会上,他谦虚地对同学们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
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拿出了5亿美元让低收入家庭“拥有自住房”的特
别援助计划,政府为没有自住房的家庭首次购房补贴一些费用。
B.从这一串科学经历看,王淦昌始终站在世界前沿科学的制高点上,对一个
科学家来说,还没有比拥有如此丰富的科学经历更为饱满的人生吗?
C.作为目前互联网上功能最强大的免费搜索引擎,Google的索引目录中储存
有30亿个网页及网页快照,用户可以使用多达86种左右的语言文字进行搜索。
D.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目前中国
探月工程进展顺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于2007年发射第一颗绕月卫星。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神奇的微泡
最近,一些直径只有十几微米的气泡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专家称其为“微泡的神奇作用却令人刮目相看。比如让它们靠近病毒,它们就会在瞬间产生超高温、超高压,科学家利用这一特性来杀灭病毒。
日本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展示了这样一个场面:按下开关,随着“啾——”的声响,装满水的水槽里搅起一股如龙卷风一般的漩涡,无数的微粒漂起,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伸手到水里去搅拌,微粒会随水流缓缓漂动。这些微粒就是前面所说的微泡,它们实在太小,所以给人的直观印象就是微粒。
微泡需要专门的装置将水和空气高速搅拌,再用超声波震荡,才能产生。通常,水中的气泡会缓缓上升,逐渐变大,到水面后即告破裂。微泡却不一样,它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在水中;而且在消失的瞬间,微泡的内部温度可达到几千摄氏度,压力高达数亿帕。在另一个有趣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在水槽相对的两侧贴上两个电极,轮番切换它们的正负极性。这时,水中的微泡会忽左忽右地沿锯齿形路线上浮。于是专家推断:微泡带有负电荷。
为了将微泡的神奇性应用于产业界,人们已经开始进行各种尝试,其中一例即杀灭病毒。研究人员演示了用含有微量臭氧的微泡杀灭病毒的实验。首先,微泡凭借其电荷引力靠近病毒;然后,当微泡破裂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分解臭氧,其间可产生具有很强反应性能的自由基;最后,自由基杀灭病毒。微泡在生鲜食品保鲜杀菌方面也有成功的应用实例,研究人员向蟹养殖池中注入这种微泡,除菌效果明显改善,提高了蟹的食用安全性。以臭氧作为气泡的内容物分解食品的农药残留成分,效果也十分明显。此外,专家对用微泡技术增进人体健康、恢复肌肉活力方面的作用抱以深切的期待,这是微泡最有前途的一个待开发领域。
借微泡之力,气体水合物技术有望得以普遍推广。气体水合物技术是一种将气体溶于水中的技术。目前天然气的运输只能采用低温液化的贮运方式,如果利用气本水合物方式就可以大幅降低液化所需的成本。而借助微泡技术,天然气就可以大量溶于水。
随着微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微泡技术除用于天然气的贮藏运输之外,还可以在新能源开发、减缓地球气候变暖上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
气体水合物的一个典型代表即世界各深海海底所蕴藏着的大量甲烷水合物,它作为未来最有前途的新能源,吸引着很多国家不遗余力地研究开发。另外,为阻止地球气候暖化,人们设法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而利用气体水合物技术就可以将那些温室气体溶入大海,深藏海底。
目前,更新的微泡制造技术正日臻成熟,一种比微泡更小的纳米微泡的研究正在进行中。纳米微泡可迅速提升水的有效溶氧量,为普通微泡的2 ~ 3倍。在常温常压下,纳米微泡可以使水的含氧量超出正常水的4倍;而且逸散速度慢,能长期且有效地保存承载物。随着人们对微泡、纳米微泡研究的深入,微泡技术不久将拓展出一个崭新的商业领域。
(选自2004年第11期《科学画报》)
5.下列对微泡特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泡直径只有十几微米,在消失的瞬间会产生超高温、超高压,这一特性
可用于杀灭病毒。
B.在装满水的水槽里拿手用力搅拌,就会产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的微粒,这
些微粒就是有神奇作用的微泡。
C.微泡在水中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消失的瞬间,内部产生的高温可达到
几千摄氏度,压力高达数亿帕。
D.轮番切换水槽两侧电极的正负极性,水中的微泡便会沿着锯齿形路线上浮,
说明它带有负电荷。
6.从原文看,对微泡杀灭病毒的过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带静电的微泡凭借其电荷引力吸引病毒,在破裂的瞬间产生超高温、超高
压杀死病毒。
B.微泡凭借其电荷引力靠近病毒,破裂时产生高压高温,具有很强的杀灭病
毒的性能。
C.含微量臭氧的微泡,凭借其电荷引力靠近病毒,破裂时分解臭氧,产生的
自由基可以杀灭病毒。
D.微泡中含有臭氧,破裂时分解臭氧生成自由基,自由基产生的强烈反应性
能可以杀灭病毒。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微泡神奇作用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泡技术将会在医疗保健乃至体育运动方面得到有效应用。
B.随着微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可以制造甲烷水合物,从而开发出新的能源。
C.不断改进微泡技术,可以在减少温室效应、改善地球环境方面起重要作用。
D.微泡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使单位水域的鱼类养殖
量大大增加。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方山子传
苏 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陷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瞿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答。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食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这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方山子舍弃功名富贵、甘愿隐遁贫贱的一组是
A.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朱家、郭解,被乡里侠士敬重佩服,后来还想通过读书
来扬名当世,可惜一直碰不到好机会,只好隐居起来。
B.作者为少年时血所阴谋诡计刚、侠肝义胆,晚年时舍弃富贵、安于清贫的
方山子作传,也隐约地寄托了自己的感慨。
C.陈季常隐居山门,没有人认识他,人们只是因为他戴着像古人戴的一种帽
子,就把他称做“方山子”。
D.方山子在十九年前曾有一次意气风发、百步穿杨的打猎经历,作者用一段
插叙来描述,也突出了方山子形象的一个侧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方山子亦瞿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论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传统节日时独自滞留他乡的弧苦之情,这个传统节日是________。诗中点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一、二句,分析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弧独”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充满了凄凉之意,但作者为何用了一个“笑”字?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陆游《书愤》)
(2)中国古代诗人常借酒抒情。______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用“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李清照则在《声声慢》中用“_______,________”来抒写自己的哀愁。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水塘边的鸟窝
梅 洁
水塘在黑夜中沉寂,这使我怀念水塘边的那棵有鸟窝的老榆树。
我们和母亲来到乡下时,那棵树正长满了榆钱。榆钱泛着淡淡的绿色,钱串似的,压弯了枝头。后来,榆钱落了,榆叶变老,黑绿黑绿的。知了爬到了榆树上,知了的叫声很尖长,使山里的夏天更加闷热。夜里,塘里的青蛙“咕哇”“咕哇”地叫着,开始是一只,后来便此起彼伏。白天,我们看见一群一群的小蝌蚪,摆着黑黑的小尾巴、摇着黑黑的大脑袋,从塘的深处游到塘的浅处,从浅处游到深处。母亲说蝌蚪是淘气的孩子。秋天来了,榆树的枝丫上有了鸟窝,鸟窝一天天长大了起来,小筛箩一样,母亲指给我看那鸟窝。
这是一个已经开始凉爽的傍晚,太阳红色的的光辉已擦着山顶在慢慢消失,山顶有很美的晚霞,晚霞擦抹着母亲很美的脸,我发现母亲的脸上流淌着一种很厚的温暖。
山坳里的男孩子在塘边用竹筐青蛙,捞上的青蛙用藕叶包好了烧着吃。他们还吃烧田鼠,也用藕叶包着。他们还常用石头砸蚧蛤蟆,蚧蛤蟆长得很大,背上长满令人恐惧的肉疙瘩。我非常害怕。母亲从小就不让我们看杀这杀那的,包括杀鸡。母亲希望我们善良,致使我最终不敢看杀鸡,到老不敢弄死一只活鱼。买鱼时,总问:“有死的吗?”小贩不理解,张几下嘴,不知怎样回答。小贩没有死鱼只有活鱼。
天气越来越凉,风也大起来,在山坳里回旋时发出种种声响。我望着老树枝丫上的鸟窝,问母亲:“好高啊,妈妈!风一吹要掉下来吗?”
“不会的,鸟的窝垒得很结实。窝里有它们的孩子,它们不会让窝掉下来的。”母亲摸摸我的头,很大很深的眼睛里充满了爱怜。我和母亲一起望着蓝天下黑黑的一团,我们一起想象那高高的温柔,我们虔诚地为它们孤独的、风雨飘摇的幸福福。
最可恨的莫过于男孩子。一天,邻居家的男孩子爬到树上,用竹竿把鸟窝给捅了。当我看见那黑魆魆的一团从几丈高处往下掉时,我几乎晕了!我气喘吁吁地跑到老树下,看到的只是一团团摔散的树枝、干草、羽毛和泥垒造的鸟窝以及几只血肉模糊的粉红色的肉团。母亲说:“这孩子要遭报应的……”
此后,一个关于“窝”的战栗,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我长大后又几次来过那个山坳,我到水塘边找那棵老榆树,老榆树已被人伐掉,只剩下一个很悲凉的树桩。乡下的树已很少,我已很难看到儿时那样的大鸟窝。塘里的青蛙还“咕哇”地叫着,小蝌蝌还要一群一群在水塘边游弋着。我为这些青蛙和它们的孩子庆幸着,但我不知,它们还幸存几年。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开始悲悯我们身边的另一类生命?这个世界原本为我们和它们而共同创造。
(选自《十月》2005年5期,略有删改)
14.文章开头写道:“水塘在黑液中沉寂,这使我怀念水塘边的那棵有鸟窝的老榆
树。”请解释“我”怀念老榆树的真正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弧独”“风雨飘摇”在文中的含义分别是什么?(6分)
弧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雨飘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简要回答下面问题。(8分)
(1)从文中看,形成作者对动物“悲悯”之情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对动物的“悲悯”的?试概括出三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列夫•托尔期泰忠告作家,绝对不要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阿•托尔斯泰则再三强调:作品要写得好,一定要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非常正确!但是要补充:作家的兴趣是什么,意愿是什么。因为归根到底,作家的作品不是写给自己看的,必须想到它对读者的影响。严肃的责任感对作家是同样重要的。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1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使句意连贯、句式对应的语句。(6分)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怎样变得成熟?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_________。不是光,_________。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________,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20.下面是某校校庆师生聚会上一位校友的即席发言全文,其中有数处不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表达重返母校的喜悦之情,并对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年啊!校园和我们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校园更加美丽了,我们也大都已事业有成!看到我们的成绩,相信老师们今后可以吃老本了,今后我们也会更加努力,为母校增添更多的光彩!
祝全体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全体在校同学学习进步!祝母校越办越好!
2005年12月15日
答:(1)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国素乐“礼仪之邦”。做人,讲究彬彬有礼,谦虚礼让;交往,重视礼尚往来,礼貌待人;日常生活中,也有典礼、婚礼……
请以“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B “症”应为zhēng。
2.C A.一发千钧。B.贸然。D.销赃灭迹。
3.C A.天衣无缝:比喻事物自然完美,没有破绽,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B.言不由衷: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指心口不一致。D.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4.D A.缺谓语,在“让”前加“实施”。B.否定错误,去掉“没”字。C.前后矛盾,云掉“左右”。
5.B 微泡需要专门的装置将水和空气高速搅拌,再用超声波震荡,才能产生。
6.C A.“吸引病毒”不对,也不是“超高温、超高压杀死病毒”。B.并不是靠其产生的高压高温直接杀灭病毒。D.分解臭氧时产生的自由基具有很强的反应性能,而不是“自由基产生的强烈反应性能”。
7.B 甲烷水合物是海底固有的蕴藏物,并非创造的新能源。文中所说“新能源开发”指将温室气体溶入大海,深藏海底形成的,而且那靠的气体水合物技术。
8.B B.两个“于”都是介词,在。A.①“为”是动词,做;B.②“为”是介词,因为。C.①“而”表修饰关系;②“而”表递进关系,而且。D.①然,然而;②然,这样。
9.C ①句说方山子想通过读书扬名但没有机会。⑤句说方山子少年豪气。
10.A 方山子是改变了志向而去读书。
【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碰上好机会。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山,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应有官做,假如他能侧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产,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癫,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11.(1)方山子也很吃惊地(看着我)问我到这里的原因。(“瞿然”2分,“所以”1分,共3分)
(2)(我)看到方山子领着两个骑马的随从,带着两袋(支)箭,在西山打猎游玩。(“从两骑”2分,“游西山”1分,共3分)
(3)(他)就骑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以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他)、因”各1分,“马上”1分,其他1分,共4分)
12.(1)除夕(大年夜、春节) 一年将尽夜或明日又逢春(答出一句即可)(2分)
(2)“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作者通过一个设问句,引出了自己大年夜独宿旅馆,只有与孤灯相伴的凄苦境遇,表达了作者孤苦冷落的心情。(3分)
(3)笑,是苦笑的意思。蕴含了作者对自己孤苦境遇的无奈.是含着辛酸眼泪的自嘲的笑。(3分)
13.(1)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千载谁堪伯仲间
(2)杜甫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它晚来风急((1)(2)题每空1分,共5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14.因为它是人类与“另一类生命”和谐共存的象征;“我”曾目睹了榆树上的鸟窝被捅下来,小鸟摔死的惨状,心灵被深深刺痛,久久难忘。(4分)
15.孤独:许多其他动物被残害了,窝里的小鸟不能再与他们共享和谐美好的生活。(3分)
风雨飘摇:面临被人类摧残的境遇。(3分)
16.表现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和谐共处的自由美好,呼唤人们热爱生命。(4分)
17.(1)大自然的美丽和谐在作者心中的美好烙印,母亲的教育影响。(4分)
(2)不敢看杀动物;为动物担心;为动物祝福;厌恶杀害动物的人。(答出3点即可)(4分)
18.作家 作品 兴趣(或意愿) 责任感(每点1分,共4分)
19.参考句: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感谢光照日晒(每句2分,共6分)
20.(1)缺少称呼。开头添上“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2)“代表全体同学”改为“代表全体校友”
(3)每二句中“的到来”用词不当。应删掉或改为“对我们的教育与培养”
(4)“老师们今后可以吃老本了”语言不得体。修改为“老师们可以感到欣慰了”
(5)口头发言不需要报出日期,应删去
(答对一处得1分,答对4处得5分)
21.【写作提示】 明确“礼”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是构思的前提。中国“文明古国”的美名,既是讲我国古代有灿烂的文化,更是强调我国是一个“隆礼重法”的国度。而“礼仪之邦”的美名,正是从讲究“礼仪”和“礼让”的文化传统中获得的。“礼”作为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礼”包含“文明”和“礼让”的内容,而且是注重“文明”和“礼让”的实践。在校园等公共场合以及家庭都必须讲文明、讲礼貌、讲礼节。因此,必须将“礼”化大为小,落实到某个具体的项目上,“小中见大”。内容可侧重“礼仪”“礼让”“礼节”“礼貌”的一项,也可三者综合渗透。如果写议论文,要考虑三个问题:一、在现实生活中,“礼”的表现是什么;二、为什么要讲“礼”;三、如何才能做到“礼”。有了这三个问题的导引,话题就会展开,就会引发出小论点和相关论据。如果写记叙文,必须把“我”的感情溶入社会各个侧面及大自然中去,或描叙自己的亲身经历、见闻,或借助想象虚构事件,人物的情感与事件的意义一定要相切合,同时讲究结构新巧,写出事件的波澜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
【范文展示】 温馨的文明之风
孟 晔
放寒假了,我发现北京的变化真大。街上彩旗飘扬,商店的橱窗上贴潢了宣传图、彩色的奥运五环标志。马路上的标语一条接着一条,什么“做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奥运为国增荣誉,我为奥运添光彩”,等等。2008年要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整个北京万象更新,奥运气氛拥抱着祖国首都,而一件小事更让我感触颇深。
那天,我陪着同学去一家药店给她的爷爷买助听器。这家药店装潢古色古香,药品齐全。我们请一位售货员给我们拿助听器。这位售货员三十来岁,购前别着的“922号优秀售货员”的红牌十分醒目。他笑着说:“我们药店进的这种助听器效果不错,而且携带方便,每个二百四十五元。”说到这,我一吐舌头,心想,哟,这么贵!我的同学却说:“麻烦您帮我们挑一个吧。”“好的。”说着,他拿出了一个助听器调试着。“这个不好。”他自言自语说。接着又拿出一个,一边调一边对我们说:“抱歉,这次进的货曾被摔过,有几个坏了,你们多等一会儿。”然后,他又调开了,一会儿,他拿出一个说:“这个还不错,你试试。”“没问题,挑了这么半天,哪还会不行?”我的同学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五十块钱递给售货员。原来,她把“二百四十五元”听成了“四十五元”。我要是售货员早就急了,可他依旧笑着说:“小同学,你听错了,不是四十五元,是二百四十五元。”“啊!”这回轮到她吃惊了,忙说:“对不起,我听错了,我不买了行吗?”“当然可以。”听到这里我想:他的服务态度还不错。没想到他又说:“小同学,对不起,是我没说清楚,耽误了你们的时间,抱歉!”什么?他向我的同学道歉?!可那售仙员说得清清楚楚,这样的服务态度简直能拿全市第一了。可更让人吃惊的是,他又对我的同学说:“你是想买便宜的吧?”“是呀。”“那这样吧,你去新街口药店看看,那里设有助听器专柜,有很多便宜货,地方也很好找,出门坐107路车到新街口下车,一眼就能看见,他们七点关门,现在去人正少。”“是吗?那太谢谢您了,麻烦您把助听器收好,我们这就去。”我的同学一下子又兴奋起来,忙拉着我往外走,到了门口,还听到那售货员对我们说:“记住,坐107路新街口下车。”
果然,我们在新街口药店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助听器。回来的路上,我的同学兴高采烈,我却一直在想:为什么他的服务态度那么好?猛然抬头,看到一家商店门前的大字:“迎奥运,做贡献。”对呀,申奥成功让每个中国人都扬眉吐气,“奥运”意识深入人心,推动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但愿“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之风伴随奥运会的东风,在泱泱大国里长盛不衰,越吹越烈。
【点评】 本文是写窗口行业的“礼”之风,以21世纪初北京某小药店为背景,写了售货员“文明经商,礼貌待客”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生活气息浓厚,以小见大。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