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大道之行也》学习要点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17


《大道之行也》学习要点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就有对这样社会的描述,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为战国至汉初期间儒家思想和礼仪论著的选编。孔子弟子、再传弟子和后学撰著,汉初戴圣编写。

  《礼记》由多人撰写,采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采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后人又有不同的分法。一、 学习文言字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与能(  )修睦(  )男有分( )恶(  )

  2、 解释下列加红字的意思:

  讲信修睦:培养。

  故:所以。

  不独亲其亲:(前一个)亲:以……为亲,意动用法;(后一个)亲:亲人。 

  不独子其子:(前一个)子:以……为子,意动用法;(后一个)子:孩子,儿女;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

  男有分:职业,职守。

  女有归:女子出嫁。

  恶:憎恶。

  兴:发生,产生。

  作:发生,兴起。

  外户:外:从外面,这里方位名词活用做状语;户:关门。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4、 解释下列语句:

  大道之行: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在社会上得以实施并广泛开展。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情况(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自己独自享用。也就是说社会上的人们财富、私有的概念很淡薄。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搞阴谋的事就不会发生,盗窃作乱等行为也不会兴起。

二、理解课文内容

  1、 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 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文中的大同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

  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合适的安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尤其是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男有分,女有归)

  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3、 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4、 文中是如何阐述解释\'大同\'社会的?全文的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作者阐述\'大同\'社会是分三个部分进行的,因此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是总提,以下分述:①天下为公②选贤与能③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②男有分,女有归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

  在与现实社会的对比中突出\'大同\'社会的特点。

三、比较阅读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把本文与前面学过的《桃花源记》比较起来进行阅读,感受一下两篇文章有和异同。(提示:从《大道之行也》中找出句子,在《桃花源记》中寻找与之对应的描写。) 

 

中 考 解 析 

 

1、(山西省)根据课文中的古诗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出有关句子,每处填写一句。

⑴.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⑶争渡,争渡, 。

⑷.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论语>六则》中,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公园花展,观赏牡丹花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诗句、文言语句的默写

【分析】:前4道小题为一般性默写,根据前后句子补足原文,这类题难度较小。答题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所填内容是否完整,字数是否与原文一致;二要防止出现笔误,尤其是平时易写错的字,要特别留意,这样才能保证解题的准确。后3道小题为理解性默写,要求在全篇熟练背诵及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写出有关的句子。第⑺题特设情境,古今结合,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积累与灵活运用能力。

答案为:⑴.铁马冰河入梦来 ⑵.渭城朝雨浥轻尘 ⑶.惊起一滩鸥鹭 ⑷.枯藤老树昏鸦 ⑸.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河北省)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①《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季和夏季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语句的默写

【分析】:本题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考查识记能力,难度较大。不但要能熟练背诵课文,而且还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缺一不可。

答案为: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陕西省)按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①建国50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战斗英雄,正像毛泽东《沁园春·雪》里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

②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诗句的默写

【分析】:①题不但考查学生的默写,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灵活运用。答案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②题是从理解的角度考查学生的背诵,题目中限定了默写的内容。答案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课 外 拓 展 

 

读《礼记》选文   

 

孔子过泰山侧--从镜子中照见人类的丑恶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2)。使子路问之曰(3):\'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4)。\'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5),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不去也?\'曰:\'吾苛政(6)。\'夫子曰:\'小子识之焉(7),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 

  ①本节选自《植弓》下。②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4)壹:的确,确实。(5)舅:丈夫的父亲。(6)苛:苛刻,暴虐。(7)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识(zhì):同\'志\',记住。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是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读解】 

  宁和虎为伴,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用反衬的方法烘托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不堪忍受。这种水深火热的状况也许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一种现实:人类社会有时比兽类社会还要黑暗和凶暴,人有时比食人野兽还要残忍。 

  个人是无力反抗比野兽还要凶残的暴政的,即使像孔夫子那样的圣人,也只有哀叹的份儿。平民百姓唯一的出路便是逃跑,而天下乌鸦一般黑,跑是跑不掉的,迫不得已,便和野兽为伍,宁为野兽腹中餐,不愿做人刀下鬼。 

  黑暗和残暴也有其作用,那就是:它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到人性的丑恶和凶残,看到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据说,人是最怕照镜子的。当人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时,会被吓的不附体。不知道我们从镜子中看到\'苛政猛于虎也\'之时,会不会吓的魂不附体?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大道之行也》思维导图(5张)
《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梳理
《大道之行也》拼音版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大道之行也》理解性默写
《北冥有鱼》《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题)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表格式教案
《大道之行也》《新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
梁章钜《退庵随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太宗论止盗》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练习题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石景山区二模)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12页)
《大道之行也》《仙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22页)2
《大道之行也》《兼爱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题)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ppt课件(44页)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45页)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33页)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ppt课件(20页)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ppt课件4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知识点练习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课文原文及翻译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教案3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54页)
《大道之行也》《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大道之行也》《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题)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7页)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ppt课件3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2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拼音版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大道之行也》《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2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34页)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ppt课件1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2018年中考)
《大道之行也》《令既具,未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