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历届中考试卷 >>山东省 >>
日照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17


日照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书写要规范、工整。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1.根据句中的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黄金海岸,阳光之都,魅(  )力日照。灯塔广场,风光旖旎,是观海、听涛、看日出的绝妙佳地;九仙山的野生杜鹃,姹紫yān(  )红,山泉飞瀑,清幽佳绝;浮来银杏,龙盘虎踞,冠似华盖,繁荫数亩。生活在这座海滨城市中,你会感到温xīn(  )舒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去年10月12日至17日,历经5天5夜115小时,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
   B.“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在对比中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C.美国总统布什和到访的英国首相布莱尔5月25日在华盛顿公开承认,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犯有无可非议的错误。
   D.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对课文条分缕析,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也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给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能超过10字。(2分)
   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期待。今年汛期,三峡大坝开始全面挡水,可使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能够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解除洪水威胁。
   三峡工程迄今已完成投资1260亿元。工程安装了26台70万千瓦的特大机组,年发电可达847亿度。高峡平湖的出现,还结束了川江自古不夜航的历史,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
   (摘自《大众日报》2005年5月21日)
   
   4.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谢绝邀请的一段话。请仔细揣摩黛玉的回话,从委婉、得体的角度作简要分析。(3分)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
   
   
   
   5.根据提示默写。(6分)
   ①陈水扁一意孤行,宣布终止“国统会”与“国统纲领”运作,遭到台湾岛内外的强烈反对,用《〈孟子〉二章》的话来说,就是“ , ”。
   ②人们常说“近墨者黑”,但实际生活中“近墨者”却“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那样“    ,    ”。
   ③现在我市信息技术教育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颇有            ,
              。(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
   ④2005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温家宝总理引用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的“ , ”来比喻中美关系应该高瞻远瞩,妥善处理分歧。
   ⑤教师在比喻细致的思想教育时,常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语和杜甫《春夜喜雨》中的“        ,       ”两句来说明。 
   ⑥古人写秋常常与“愁”联系起来,可刘禹锡在《秋词》中却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得分 评卷人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6.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被贬之地极偏远?(2分)
   
   7.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甲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③昃(zè),太阳偏西。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 ) ②去之南都入学舍( )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  表达方式。(3分)
   11.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3分)
   
   
   得分 评卷人
   
   
   三、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
   [美]约翰•D•洛克菲勒
   在我真实的记忆中,没有谁能比林肯更伟大。他编织了一段合众国成功而又令人动容的历史,他用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勇气,以及宽厚仁爱之心,使四百万最卑下的黑奴获得解放,同时击碎了二千七百万另一肤色的合众国公民灵魂上的枷锁,结束了因种族仇恨而使灵魂堕落、扭曲和狭隘的罪恶历史。他避免了国家被毁灭的灾难。将一切不同语言、宗教、肤色和种族组合成为一个崭新的国家。合众国因他获得了自由,因他而幸运地踏上了正直公平的康庄大道。
   在我心中,林肯永远是不被困难吓倒、不屈不挠的化身。他生下来就一贫如洗,曾被赶出家园。他第一次经商就失败了,第二次经商败得更惨,以致用去十几年的时间他才还清了债务。他的从政之路同样坎坷,他第一次竞选州议员就遭失败,并丢掉了工作。幸运的是,他第二次竞选成功了。但接下来是丧失亲人的痛苦和竞选州参议员发言人的失败在等待着他。然而,他依然没有灰心,在以后的竞选中他曾六度失败,但每次失败过后他仍是力争上游,直至当选美国总统。
   每个人都有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像林肯那样百折不回。每次竞选失败之后,林肯都会激励自己:“这不过是滑了一跤而已,并不是死了爬不起来了。”这些词汇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更是林肯终于享有盛名的利器。
   林肯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
   功成名就是一连串的奋斗。那些伟大的人物,几乎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他们每个人都险些宣布投降,但是他们因为坚持到底,终于获得了辉煌的成果。例如伟大的希腊演说家德莫森。
   他因为口吃,而生性害臊羞怯。他父亲死后给他留下一块土地,希望他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但当时希腊的法律规定,他必须在声明拥有土地权之前,先在公开的辩论中赢得所有权。很不幸,因为口吃加上害羞使他惨败,结果丧失了那块土地。但他没有被击倒,而是发愤努力战胜自己,结果他创造了人类空前未有的演讲高潮。历史忽略了那位取得他财产的人,但几个世纪以来,整个欧洲都记得一个伟大的名字——德莫森。
   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以至丧失了成为胜利者的机会。这是个悲剧。
   林肯的一生就是化挫折为胜利的伟大见证。没有不经失败的幸运儿,重要的是不要因失败而变成一位懦夫。如果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仍然不达目的,我们所应做的就是汲取教训,力求在接下来的努力中表现得更好就行了。
   对一般人而言,失败很难使他们坚持下去,而成功则容易继续下去。但在林肯那里这是个例外,他会利用种种挫折与失败,来驱使他更上一层楼。因为他有钢铁般的毅力。他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无法在天鹅绒上磨利剃刀。”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不利。
   (选自《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12.细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作者的观点?(2分)
   
   
   13.第二段中划线句子“他避免了国家被毁灭的灾难”中的“国家被毁灭的灾难”是指什么?(2分)
   
   
   14.第三段说“每个人都有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的时候”,请根据自己的体验或所知,再举出两个“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但最终走向成功的例子。(4分)
   
   
   
   
   15.作者在文中说:“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以至丧失了成为胜利者的机会。”,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10年后,我们能烧“冰”?
   陈斌 沈俭
   一种名为“可燃冰”的新能源矿藏有望在10年之后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昨日在沪举行的院士讲坛上,国家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透露,在我国南海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目前国家已启动8.2亿元人民币的项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寻找“可燃冰”资源。
   据汪院士介绍,“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米~1000米处。其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汪院士表示,1立方米的“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也就是说,“可燃冰”如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据透露,我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但目前对于这座新能源的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倍~20倍。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后,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
   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汪院士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选自《东方早报》2005年7月)
   16.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不能超过30字)(2分)
   
   
   17.从全文看,开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4分)
   
   
   18.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句中 “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9.文中说:“对可燃冰的开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请你结合文中知识,大胆想像,设计一种科学的开采方案。(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我把希望挂在橘黄的月上
   九 月
   ①发现月亮竟然是橘黄色的时候,我正在南去的路上散步。
   ②它就挂在我的前方偏西的天空中,弯弯的,细细的,温柔和煦的样子,令人心生希望。这个发现让我感动非常:呵,这是个多么温馨的秋夜啊!
   ③这是我第二次这样细致地看月了,在今年的秋。第一次是在秋初的晚上,月亮饱满地洒一院清辉,我的心亦如月色一般清澈。今天的月与那天的月之形状色彩都有大不同。它散发着橘黄色的光,在小路的尽头,柔美的小脸对着东方,似乎是盼望,又似乎是毫无心机的站立。这叫上弦月还是下弦月?对这些我并不甚懂的。今天的农历是九月初六,寒露时节。月却是橘黄的,并没有一丝寒冷的样子。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向上的积极的安静,它的状态让我在浓浓的秋愁里心生希望。
   ④多好啊!还能看月亮,看星星,还可以出去散步,还可以听歌,品曲,看书,写字,还可以与朋友谈笑。 
   ⑤许久了,我心漂浮着,看不进书,写不下字,觉得一切都是冷淡,对网络也越来越冷。但今天,看着橘黄的月,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些回转了,就像连绵秋雨过后乍放的好天气,温度回升,阳光灿烂。无论怎样,我还是要保持一个我的。说服自己去逛街,做护肤,买了亮晶晶的发夹,别在发上,跟个小女孩似的把对生活的热爱写在脸上;又买了夸张的戒指,蝴蝶的形状,振翅欲飞的样子,在光线的折射下熠熠发光。这生活也可以如此多彩的啊!死气沉沉的脏兮兮的钞票可以换回这样生动活泼熠熠放光的东西,跟天上橘黄色的月一样,让我有片刻的神往了。
   ⑥打小我就是喜欢小饰品的。所以现在我少得可怜的爱好里还留有逛小饰品店这项。扎头发的皮筋,也要选缀满各色珠子的,金黄色,浅紫色,淡蓝色的珠子串起一切,平时不扎头发的时候就套在手腕上,也是可爱得很。手链也喜欢环佩作响的,还喜欢在胸前挂各样的挂链,喜欢耳环耳坠耳玎,喜欢一切亮晶晶带有活力的环佩叮咚的饰品。我要把对生活的热爱写在脸上,我需要它们来拯救我灰冷的心。
   ⑦今晚,我把亮晶晶的发夹别于发上,把熠熠发光的蝴蝶套在纤细的无名指上,穿上镶嵌了金色花边的风衣,连脚下的皮鞋都是点缀了小钻的,晶晶亮,到月光下穿行。这时,不过是晚上七八点钟的样子,寒露,刚好有月亮在。它如此温柔地照着我和我身上所有能放光的地方,把我的全身染上了一层橘黄,由于小饰品的存在,橘黄愈加浓郁。我就带着这橘黄一直走,一直走回家,带到梦里。
   ⑧夜里醒来,我专门起身看这橘黄的月是否还在,打开房门,发现月亮早已没了,天上有几颗星星,寥落地闪着光。其中有一颗,它的颜色如月一般橘黄,很孤单,很微弱,但很执着地亮着。拉灭了灯,它依旧会照射着我熟睡的梦的吧。那是我挂起的希望,以及它的余温。
   (选自《中华散文》2005年第12期)
   20.“我把希望挂在橘黄的月上”,这里“橘黄”的含义是什么?综观全文,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1.怎样理解第③段中“无论怎样,我还是要保持一个我的”这句话的含义?(3分)
   
   
   22.一篇好的文章,总会有一个好的结尾。请从语言、内容、结构三个方面说说本文结尾段的优点。(3分)
   
   
   
   23.全文通过看橘黄的月色,从而获得了人生的感悟。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类似的体验。(不少于30字)(4分)
   
   
   
   得分 评卷人
   
   
   四、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把时间献给孩子:丛飞
   事迹:12年前一次义演改变了丛飞的人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7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但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去年,丛飞罹患胃癌晚期,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拿出2万元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
   颁奖词: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请以“付出与回报”为话题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日照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答案:mèi 嫣 馨   评分:答对一个得1分,共3分。
   2.答案:C   评分:选对得2分。
   3.答案: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评分:本题2分,超过字数不得分。
   4.答案:林黛玉简短的回话中包含了三层意思:①充分肯定了对方的美意;②申述了自己尽快离去的正当、充分的理由;③表示改日一定从命,请求对方谅解。黛玉的回话显得十分委婉、得体,得到了主人(邢夫人)的理解和尊重。
   评分:本题共3分,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
   5.答案: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⑤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评分:本题共6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6.答案: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评分:本题共2分,答出一句得1分。
   7.答案: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评分:本题共2分,修辞1分,情感表达1分。
   8.答案: ①为:心理活动,心情;②去:离开,离家。
   评分:本题共2分,答对一个得1分。
   9.答案:①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②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评分:本题共4分,译对一句得2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中心)  议论  记叙
   评分:本题共3分,答对一空得1分。
   11.答案提示:从家世贫苦了解人民的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之旨奠定了儒家“仁爱”思想 等方面回答。
   评分: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38分)
   12.答案:只有放弃才会失败(或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或不放弃就能成功)
   评分:本题2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解放黑奴,结束了种族仇恨,合众国获得了自由,国家踏上了正直公平的康庄大道。
   评分:本题2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示例: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②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但自强不息,成为一名著名作家、教育家。
   评分:本题共4分,举出一个事例且正确得2分,符合要求即可。
   15.答案举例:①同意,因为一般人,会高估了生活中的困难而又低估了自己的潜能,所以被困难吓倒而失败。②不同意,因为一般人,会估计不到生活中的困难而盲目自大会导致失败。
   评分:本题共3分。开放性题目。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1分,阐释2分。同意或不同意均可,但必须联系文章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表达清楚即可。
   16.答案:“可燃冰”是一种海底大陆坡上的冰雪般固态甲烷气体的水合物。
   评分:本题2分,不得超过30字,意思对即可。
   17.答案:利: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弊: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不易开采和运输。
   评分:本题共4分,每个方面答对得2分。
   18.答案:作比较、列数字。不能去掉;“大约”表估算,去掉后就显得过于绝对化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本题共3分,说明方法正确得1分,只答一种不得分;“不能去掉”得1分,分析正确得1分。
   19.答案提示:方案中要结合可燃冰的特点进行设计,体现如何解决“甲烷气的大量散失”和“不易开采和运输”这些问题
   评分:本题4分,设计有一定道理即可。
   20.答案:“橘黄”一指月光的颜色;二指作者内心温馨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由对生活的冷淡变得热爱,重新感觉到了生活的多彩,激起了对生活的追求。
   评分:本题共4分,第一问2分,答对一点得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21.答案:作者生活中经受了挫折,心漂浮着,看不进书,写不下字,觉得一切都是冷淡,对网络也越来越冷。但看着橘黄的月,对生活的态度有些回转了。(或由对生活的冷淡,又回到了原来热爱生活的我。)
   评分:本题3分,意思对即可。
   22.答案:语言上: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通过看月获得的人生感悟。内容上: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或揭示了作者内心对生活已充满了希望的心境。)结构上:照应了文章的题目,总结了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评分:本题共3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23.答案举例:八月十五,一轮圆月高挂中天,仰望苍穹,星汉茫茫,宇宙浩渺,唯有一轮明月,如此亲切,如此优雅,如此爽朗,如此朦胧,只见月亮上的桂树枝繁叶茂,隐约可见吴刚抡斧,因为他的工作,天空不再寂寞,在吴刚极其艰巨的努力面前,人间的一切无聊和苦闷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一切痛苦和烦恼都显得无所谓了。
   评分:本题共4分,只要能因境生情,体现出“一切景语皆情语”, 表达通顺,体验独到即可。
   四、作文(50分)
   24.作文可考虑从内容、表达、文面三个方面综合评分。可分为四类卷:
   一类卷50—45分;二类卷44—35分;三类卷34—25分;四类卷24分以下。
   说明:①文章基本切合话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如果表达十分突出,可加3—4分。②文章不足600字,每少50字酌情扣1—2分。③缺题目,扣2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1年山东省五莲县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
2021年山东省五莲县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1年山东省五莲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四)
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
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
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山东省日照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题
山东省日照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17届中考最后冲刺模考语文试卷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7届第二次学业水平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山东省莒北五校联盟2017年春学期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语文试题
2016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感谢你给了我更多
2015年日照市中考优秀、满分作文《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5篇)
山东省莒县2016届第一轮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15级山东省日照市中考模拟题(一)材料卷
2015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作文《第一次》优秀范文(10篇)
山东省日照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14届中考第四轮模拟语文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三)
山东省日照市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二)
山东省日照市2014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一)
2013年日照市中考满分作文:回忆是含泪的微笑
2013年日照市中考优秀作文《含泪的微笑》范文(3篇)
2013年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作文指导及满分作文(2篇)
2012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日照市中考作文题命题作文“我长大了”范文(6篇)
2012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
日照市新营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1年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满分作文(7篇)
2010年日照市中考满分作文:生活的滋味
201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8年日照市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5篇)
山东省日照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