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历届中考试卷 >>黑龙江省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2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八区各学校的考生,请按照《哈尔滨市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选择题答题卡》上的要求做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否则无效。
   十一县(市)学校的考生,请把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中各题表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相应的括号内。
   ┌────┬─┬─┬─┬────┐
   │ 题 号│ │ │ │ 总 分│
   ├────┼─┼─┼─┼────┤
   │ 得 分│ │ │ │ │
   └────┴─┴─┴─┴────┘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8题,每题2分;第9题每空1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琐屑(xiè) 兑现(duì) 狡黠(xié) 偃旗息鼓(yǎn)
   B.相宜(yí) 残骸(hái) 祈祷(qí) 锲而不舍(qiè)
   C.污秽(huì) 供给(gòng) 揩油(kāi) 忧心忡忡(chōng)
   D.脑髓(suǐ) 荫庇(yìn) 脊梁 (jí) 单枪匹马(p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愕然 斑澜 孜孜不倦 白驹过隙
   B.拮据 蓦然 粼次栉比 略胜一筹
   C.赔偿 阴霾 锐不可当 俗不可奈
   D.怂恿 锤炼 鞠躬尽瘁 众说纷纭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 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D.陈逸飞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 ,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
   A. 每一棵树木都挺拔昂扬,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闪烁着生命的光华
   B.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
   C.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
   D.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
   5.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 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也给友人以鼓舞。
   6.下面对作家作品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关羽在保卫荆州时因大意而被陆逊水淹七军,以致败走麦城。
   B.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闰土、阿Q、祥林嫂……这些人物形象至今仍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C.萧红的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以朴实细腻的笔调回忆她的童年和故乡,从侧面勾勒出封建统治下农村生活的——角。
   D.武松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比较丰满鲜活的形象,景阳岗打虎表现了他的勇,醉打蒋门神表现了他的义。
   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禄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所有的苦和累都让焦裕禄受了,所有的荣誉都让——个傻小子得了。”
   李雪健这句话的意思是: 
   8。你刚刚迈进高中的校门,班级要组建班委会,竞选者很多,竞争激烈。假如你想竞选班长”、“生活委员”、“体育委员”三个岗位中的一个,请根据这一岗位的特长需求,从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竞选成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30字左右。)
   你想竞选的是:
   你的竞选词是:
   9.按课文原文填空
   (1)辛苦遭逢起, 。
   (2) ,君子好逑。
   (3)伤心秦汉经行处, 。 -
   (4) ,谁家新燕啄春泥。
   (5)山水之乐, 。 -
   (6)《望岳》中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7)《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想靠祭祀神灵来取得战争胜利,曹刿对此事的评价是
   , 。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0—13题。(8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薄: 景: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2.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2分)
   13.“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 和 。(2分)
   (二)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回答14—17题。(11分)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4.选文第三段“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一句中“丘壑”一词的含义是 (2分)
   15.选文第二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游览者在攀登假山的时候,为什么会“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2分)
   17,请根据你对选文内容和结构的理解,将每部分或每层次的内容要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完成下面这个总分结构的提纲。(4分)
   总说: 
   分说: 
   
   
   (三)阅读《永恒的母亲》
   ①我的母亲——猎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②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③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念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
   “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④以前,母亲除了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八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飞去欧洲探望外孙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心碎的旅行。外孙的意外死亡,使得父亲、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十三年后重逢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亲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
   ⑤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⑥我一直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⑦还是九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
   ⑧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的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⑨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
   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惟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得母亲的快乐。
   ⑩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也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更周全。
   母亲啊母亲.在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
   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18.父母的欧洲之行为什么是“一场心碎的旅行”?(2分) 、
   19.第⑦段中母亲听到父亲在喜宴上的致词,为什么会“泪水奔流”?(2分)
   20.“我”上大学时是怎样评价母亲的?后来“我”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21.读了全文后,你对题目“永恒的母亲”中“永恒”一词是如何理解的?(2分)
   22.第⑤段中,母亲为了她心里的爱,甘心情愿地把自己锁了一辈子。你赞成母亲的这种做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四)阅读《学会赏识》,回答23—27题。(14分)
   学会赏识
   ①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于是乎便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他人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
   ②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语)。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你的—‘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
   ③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赏识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造灵光。
   ④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或者其外表还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却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
   ⑤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测标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我们正确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优美的人情……
   ⑥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 , 。学会赏识,赏识者的胸襟才更显得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有了赏识,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
   23.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24.第①段中加点的“诊断”一词的含义是 (2分)
   25.第⑤段中“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测标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这句话应如何理解?(2分)
   26.仿照“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两句话的句式,在下面的画线处,写一句话,使之一同构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3分)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 , 。
   27.从选文看,我们应怎样赏识他人?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5分)
   2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市区考生答:
   (一)大自然以博大的胸襟容纳了万物,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人类用热情去拥抱自然,自然便赐予了人类繁花似锦的美丽;人类用真诚去歌颂自然,自然便绽放出灿烂的微笑;人类用心灵去感受自然,自然便敞开了宽广的胸怀。人类因狂妄去征服自然,自然便会尽显它的威力;人类因私欲去破坏自然,自然便会对我们施以严厉的惩罚……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所写内容必须和话题相关。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旧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一泓山泉对岩缝中渗出的小水珠说:“常言道,滴水穿石,你也能把下面的岩石穿个洞的。”小水珠吃惊不已:“凭我,那怎么可能呢?”——株老树听到它们的对话,慈爱地对小水珠说:“孩子,别担心,你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滴下去就行了。”小水珠将信将疑地说:“真的这样简单?那我就试一试!”
   小水珠很轻松地滴着。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惊异地发现,岩石上多了一个洞。
   阅读上面的材料,选取恰当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
   (2)题目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县(市)]考生答:
   (一)世界没有一天停止过脚步,自然在变,社会在变,我们身边的事在变,人也在变。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变化是更新,变化是进步。感受变化是认识,寻求变化是创新。
   请以“变化’’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所写内容必须和话题相关。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有人认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想成才,“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也有人认为,人才正像一株花草,出生时必须有适宜的条件,否则就容易被恶劣的肪扯崛ドH〉梅欠渤删偷娜宋铮蠖汲錾谑兰颐诺冢庋拍芪刹牌唐降缆贰?br>   阅读上面的材料,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
   (2)题目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哈尔滨市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
   1.B 2.D 3.C 4.B 5.C 6.A
   7.焦裕禄的事迹太感人,我获奖只是沾了扮演角色的光。
   8内容符合要求,表述清晰,语言大方、得体 (2分)
   内容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述不够清楚 (1分)(共2分)
   9.(1)干戈寥落四周星 (2)窈窕淑女 (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几处早莺争暖树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0-13题。(8分)
   10.薄:迫近 景:日光
   11.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12.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3.个人的遭遇 外物的触发
   (二)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回答14-17题。(11分)
   14.山水风景的形象
   15.作比较 突出苏州园林在布局上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16.假山的堆叠讲究自然之趣 ,
   17.总说: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
   分说:一、苏州园林在亭台轩榭布局上的特点
   二、苏州园林在假山和池沼配合上的特点
   (三)阅读《永恒的母亲》,回答18-22题。(12分)
   18.外孙的意外死亡,使得父亲、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
   母女分别了十三年后重逢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 (2分)
   19.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 (2分)
   20.母亲是—个没有学问的人 我懂得了母亲将她的一生—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的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3分)
   21.母爱是永恒的 母亲对女儿的影响是永恒的 (2分)
   22.理由充分,表述清楚 (3分)
   理由较充分,表述较清楚 (2分)
   有理由,表述不够清楚 (1分)(共3分)
   (四)阅读《学会赏识》,回答23-27题。(14分)
   23.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
   24.挑剔、指责
   25.用过高的标准去要求他人,赏识便无法实现
   26.句式为“不是……是……”
   内容准确,语意相对
   文字优美,逻辑性强
   例句:赏识不是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
   27.调整心态 转换角度 择取合适的标准
   能结合生活实际,表述清楚
   能结合生活实际,表述不够清楚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2年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黑龙江省道里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二摸语文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黑龙江省松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道里区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卷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作文及优秀范文(2篇)
2022年黑龙江省松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道外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道里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一摸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22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中考语文作文优秀范文:约定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图片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1年中考四模语文卷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绥化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图片版)
2021年黑龙江省松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21年黑龙江省松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图片版)
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真题(图片版)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道外区2021年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道里区2021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1年中考三模语文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021年中考二模试卷及答案
哈尔滨市阿城区2021年中考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