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黔之驴》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16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1.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放事的深刻寓意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从成语入手,导人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它们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 
事。成语“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 
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学习这篇寓言,看它讲的究 
竟是怎样的~个故事。 
二、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 
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放事大意。 
给加点字注音,然后齐读三遍。 
黔好事者窥慭憖然骇遁噬搏狎不胜跳踉阚 
三、串译全文,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要求: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 
四、学生朗读基本成诵后重点讨论下边问题。 
方法: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教师可巡回指导。理解每个问题,均应结合课文 
相关语句。 
1.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 
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课后练习一) 
理解:可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无异 
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这些语句生动逼真 
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入 
胜。 
2.课文描写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语?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 
理解: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 
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 
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一再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 

胆和工于心计。最后“跳踉大闭”、“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 
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3.黔驴之技有哪些? 
理解:-“呜”一“蹄”。这两个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 
gB。 
4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理解: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本文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 
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 
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 
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 
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五、齐读、齐诵课文。 
六、布置课外作业。 
1.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庞然大物: 
(2)黔驴技穷: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黔之驴 
柳宗元 
黔之驴 
①写黔驴来历及虎初见驴的心态。 
②写虎识驴、吃驴的过程 
A写驴的叫声给虎的感觉。 
B.写虎进一步大胆试探,终于识破真相。 
C.写虎吃掉驴,取得了胜利。 
(屈雪辉) 
教学设计(B) 
教学设想 
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理解课文所讲道理是教学的重点,结合课后练习三,积 
累一些文言词汇,是本文的难点。 
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寓言特点。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二、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通读课文。 
思考: 
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做课后练习三。 
三、学生分段口译课文。学生对照注释边读边讲,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强调以下内容: 
1.课后练习三所列的词语要—一落实,让学生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 
2.归纳几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以为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以为神把(它)当作 
②之 
黔之驴的,结构助词。 
放之山下 
虎见之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它,代词,代驴。 
③然 
庞然大物也 
愁愁然 
都是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 
3.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词充当状语。现代汉语中除时 
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蹄,踢。这里作动词用。) 
四、朗读课文并复述大意。 
五、课文分析。 
1.利用课后练习一,清理课文的层次,熟悉每个层次里的关键性词语。 
2.在做好课后练习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概括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 
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 
无能的合物。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成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 
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 
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3.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明确:寓言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 
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我们既可以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又可 

以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文章的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 
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4.点明写作特点。 
①善于通过一系列细节把虎从畏驴到食驴的心理变化过程写得十分逼真,层次十 
分清楚。 
②抓住驴的形体“庞大”和动物本能“鸣”、“啼”来写,对驴着墨不多,却形象传神。 
六、布置作业。 
印发下面练习题,让学生课上或课下完成。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A.益习其声() B.益押() 
C.至则无可用() D.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2.选出跟“驴不胜怒”的“胜”同义的~项()。 
A不可胜数已百战百胜()C.引人入胜D.不胜其烦 
3.判断下列译文对不对。 
A〔放之山下〕把它放在山下。() 
B[藏林间窥之]在茂密的树林里偷看它。() 
C.[稍出近之,愁越然,莫相知]渐渐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的,不知道它是什 
么东西。() 
D.〔驴一鸣,虎大骇]一只驴子叫了,老虎大吃一惊。() 
[参考答案〕 
l.A.渐渐B.更加 C.却 D.就 2.D 3.A/ B.X C./ 
D。X 
(罗英)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黔之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
《黔之驴》ppt课件(17页)
《黔之驴》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黔之驴》《日喻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黔之驴》ppt课件(21页)
《黔之驴》知识点荟萃
《黔之驴》《采莲曲》《爱莲说》《为学》《礼记一则》《卖炭翁》知识点
《黔之驴》ppt课件(14页)
《黔之驴》阅读习题及答案(三)
《黔之驴》教案16
《黔之驴》练习3
《黔之驴》ppt课件(28页)
《黔之驴》赏析
《黔之驴》教学设计15
《黔之驴》ppt课件(23页)
《黔之驴》ppt课件(24页)
《黔之驴》表格式导学案7
《黔之驴》教学反思
《黔之驴》导学案6
《黔之驴》故事新编
《黔之驴》学案4
《黔之驴》课堂实录3
《黔之驴》复习资料
《黔之驴》教案14
黔之驴课外练习《谄虎》、《长生猪》
《黔之驴》ppt课件(35页)2
《黔之驴》《爱莲说》复习反馈
《黔之驴》学案2
《黔之驴》ppt课件(35页)
《黔之驴》点击答案
《狼》《黠鼠赋》《黔之驴》点击答案
《黔之驴》教案13
《黔之驴》学习重点
《黔之驴》练习
《狼》《黠鼠赋》《黔之驴》期末复习练习
《黔之驴》练习题
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黔之驴》导学案
《黔之驴》教学实录
《黔之驴》导学案2
《柳宗元》专题介绍ppt课件
《黔之驴》教案12
《黔之驴》阅读习题(2篇)
《黔之驴》ppt课件12
《黔之驴》ppt课件11
《黔之驴》教案1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